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扁鹊故里”——山东省济南市,学校的前身为年创建的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研究班和年创建的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创建山东中医学院。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山东省人民*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学校是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
师资力量
山东中医药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人,硕士生导师人。教师队伍中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学者”2人,“”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2人。
科研平台
山东中医药大学拥有三个校区,下设有3医院、20医院、22医院,其他类实践教学基地余处。学校拥有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3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科研成果
自十二五以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项,其中国家级项目项,、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建校以来,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的科研成果共计30项。
学科建设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科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二级学科。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
山东省一流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中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综合教学实验中心
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经典文献与当代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血脉理论及应用技术重点研究室
大家对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