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尹明亮
10月21日上午,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地合作再次迈出重要一步,学校与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合作协议。这已是不到十天时间里,学校签署的第二个重要校地合作协议。
发挥学校中医药特色,助力山东中医药产业发展,随着一个个协议的签署,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对接经济社会需求,推动深度校地合作方面也不断走向深入。
全面合作,助力山东中医药传承创新
随着山东中医药大学与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合作协议的签署,山东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助力。
一方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医药特色本科高校,一方是全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最高机构,双方对此次牵手也都抱着很高的期待。
在协议签署仪式上,双方还共同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协议。”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李可建介绍。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山东省药品科学监管优势及山东省的国医大师、“岐*学者”、山东著名中医药专家和山东名老中医等人才优势,在中医药地方法规制修订、地方药材标准编制、专家库建设、临床方剂向中药成方制剂转化研究、中药生产全链条质量控制、校外导师聘任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合作。
“此次合作必将开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成为双方深化合作、创新发展、实现共赢的良好契机。”在签署仪式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委书记武继彪介绍。
“我们期待盼望山东中医药大学发挥基础科研优势和专家人才优势,积极参与中药法规*策制定、地方药材标准编制、监管科学研究等工作,为山东药品监管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为山东中医药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山东省药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在中医药制剂审评审批、重大项目建设、医药人才培养、创新*策制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中医药传承发展贡献药监力量。”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书记、局长桂敦山介绍。
瞄准经济社会需求,校地合作不断深入
“推进校地战略合作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学校坚持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紧紧围绕中医药重大理论、临床和实践问题,与地方职能部门开展了广泛深入合作,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研成果转化、中药产业化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签约仪式上,武继彪说到。
其实近段时间以来,山东中医药大学校的地合作不断取得重要的进展。在此次协议签署一周之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刚刚与济南市人民*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共建山东中医药抗病*研究基地。
“这一系列校地合作协议的签署也是学校积极做好服务社会这个职能的体现。”李可建介绍,对学校来说,有人才的优势、科技的优势,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同时,怎么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省里的重大产业需求,这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所以学校在积极的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省里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产业需求,进而组织学校的人员、科研、教学优势,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贡献力量。”在李可建看来,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学校教学科研获得提升的过程。“正如此次合作中对研究生以及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对学校发展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遇。”李可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