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医院浙江省影像诊断和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先后发表SCI论文2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作为项目骨干参与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入选天津市“”创新型人才第三层次人选。现担任浙江省免疫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生物医学大数据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主持人:杨医生,您好,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您走进我们的直播间,看了您的简历,了解到您是山东人,那当初是什么原因吸引您来到我们丽水从事医学工作呢?
杨阳:首先,我的老婆是丽水人,我们是研究生的同学,博士毕业后一起到天津医科大学从事讲师博士后工作,后来由于老婆想回浙江工作,机缘巧合我们了解到医院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过来参观后发现这边的平台设备条件都很好,与我们的专业方向比较契合,我们也了解到丽水的医药卫生产业发展很快,上升势头很大,再加上丽水的自然环境也很好,所以我们就决定来到丽水,希望能为丽水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阳和爱人邱熔芳工作照)
主持人:杨医生,您最早参加工作时,从事的是哪方面的工作,从学校到踏上工作岗位,您当时的感受如何?您又是如何逐渐让自己在岗位上成长的呢?
杨阳:我最早是在天津医科大学担任讲师和博后,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从学校到踏上工作岗位其实是一个身份的转变,开始自己主导一个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我想这应该是所有科研工作者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关于成长其实就是在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包括文献的阅读,与临床医师的交流,加班做实验等,只有不断的付出才会有收获。
主持人:杨医生,近年来,您主要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研究工作,通过您的不懈努力,您也是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绩,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具体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杨阳:我主要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表观遗传转录调控机制。大家可能听过遗传学,那什么是表观遗传学,所谓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可遗传的改变。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癌症的发病机理不只是遗传改变,还有很多是表观遗传发生变异,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成为了后基因组时代癌症研究的重要热点。比如说像有很多表观遗传修饰酶的高表达会通过转录调控促进癌症的发生和转移,我们就是研究他们的功能和作用机制,通过干扰或者抑制其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关键药物靶点。
主持人:听了杨医生的介绍,真的让我们对杨医生和他们团队取得的这些成就敬佩不已,近5年来,先后发表SCI论文2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等,作为项目骨干参与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实验室的工作吗?也希望能给我们更多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一些启发吧!
杨阳:其实科研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比较枯燥,我们每天面对的是试管,DNA,RNA分子,肿瘤细胞等,做实验占了大部分时间,剩下的时间在写SCI文章,写标书,申基金,查阅文献,整理实验数据,做ppt参加各种答辩等,基本处于实验-文章-基金这样的一个循环中,因为科研是一个长线的过程,短期可能看不到成果,所以有时候压力也是比较大。我想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吧,一个是实验室主任和平台对我的支持比较大,包括实验室主任纪建松教授对我课题的指导,以及在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团队的支持等等,再一个是虽然科研工作比较枯燥,但是想到解决的是目前临床上的难题,想到我的研究结果将来可能会减轻一部分病人的痛苦甚至治疗癌症,我就充满了干劲,所以经常晚上加班到很晚也不会觉得累,做科研晚上周末加班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因为有些实验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来,这些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对于年轻医务工作者做科研的话我建议能从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多和别人交流,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的文献,了解研究的思路,设计好实验后多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另外就是利用上班外的时间多来实验室做实验。有了文章才好申请到课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主持人:杨医生,刚才您也聊到每天要在实验室长时间的工作,而且是日复一日的一项工作,其实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真的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情,那您又是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的呢?
杨阳:基础实验是比较枯燥,但是科研不是一时兴起的热情,而是日记月累的坚持,可幸的是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纪建松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团队的科研工作就是围绕着介入诊疗核心临床难题展开,每每想到我的科研工作能够解决丽水人民的医疗难题,我心中就充满自豪,作为新丽水人,扎根丽水,服务丽水人民,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所以更不会觉得枯燥。
主持人:杨医生,您的工作是每天基本上都在实验室从事医学研究,而您所在的浙江省影像诊断与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又是我们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关于这个实验室的情况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借此机会,也请您给我们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杨阳:好的,浙江省影像诊断与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年,年正式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年责任期考核为优秀。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医院成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平台,立足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两大支柱学科,利用完善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平台,主要攻关方向包括血管性疾病及疼痛性疾病,肿瘤及新型介入靶向递药系统及生物材料的研发。
实验室主任纪建松教授,主任医师,浙大,温医,宁波大学,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博导,现任医院*委副书记、副院长,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介入新锐”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纪建松教授的带领下,团队的介入综合诊疗水平和基础科研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处于一流水平,多项研究成果已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实验室平台除了配备了国际领先的核磁,CT等大型影像学诊断检查仪器外,还搭建了分子、细胞实验平台和实验仪器,配有数据分析室等完善的研究单元;此外,实验室配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显微成像和活体的小动物化学发光和荧光成像,为高质量文章添砖加瓦。实验室平台型仪器都是对外开放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我们实验室进行交流合作。
主持人:杨医生,那对于未来,您还有自己什么新的目标和想法吗?
杨阳:首先是要把自己的研究搞扎实,主任指导我们的研究要围绕团队核心的临床问题,也要寻求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希望实验室平台可以进一步完善,在主任的带领下和团队共同发展,和临床相结合,最终实现临床转化,造福丽水人民的健康。
主持人:杨医生,今天很难得请您走进我们的直播间,您从事的又是肿瘤方面的研究工作,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谈癌色变,那平时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做好癌症的预防,您可以给我们做个简单的科普介绍吗?
杨阳:我们的研究可以说天天和癌细胞打交道。大家也不用谈癌色变,其实我们人体细胞每天都要分裂繁殖,有复制分裂就有突变产生,这些变异的细胞也会有肿瘤细胞,一方面突变的产生我们机体会有一些损伤修复蛋白在修复这些突变,另一方面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并清除它们,但是当损伤修复系统出现问题或者说肿瘤细胞不能被免疫系统清除,早期的肿瘤就有可能发生,哪些原因可以造成这种失衡呢?像各种环境致癌风险因素(空气污染,PM2.5,电离辐射,紫外线长期暴露等),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像吸烟,全世界75%的肺癌与烟草有关,不要吃*曲霉存在于发霉的谷物),预防肿瘤发病相关的感染因素(HBV、HPV、幽门螺旋杆菌等)、适当的运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及定期体检来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
(动听丽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