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墨香第31期
致力于打造中医盛宴
(国医大师张志远纪念特辑①)
讣告: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1月7日9时12分在济南逝世,享年98岁。
在此
向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
一箪食
一瓢饮
的淡泊致远的精神致敬!
吾生有崖,
而知无崖,
愿逝者安息!
刘惠民、李克绍、张珍玉、周凤梧、徐国仟、张灿玾、周次清、刘献琳共称为“山东九老”。而张志远教授的去世,让曾经的“九老”,成为历史。
一、非淡泊无以明志
张志远,山东德州人。斋名“抱拙山房”,自号蒲甘老人。为人率直,不逐功名,不贪利禄,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终成一代名医,著书立说时谨遵家训,珍存学术界的一块净土。在张老的书札中有这样一段话。
“老朽习医遵父命专心不二,读书、问道、临床三者并行,虽有时羡高慕远,受名利干扰,然很快即被抑制,曾填有小词,调寄踏歌舞,以明身志:天降*昏闲事罢,窗外秋风又透纱。听荷声,细雨下,寒虫唧唧似斗牙。人生受时限,蹉跎旅途就像他。学汉翊,依树不乱麻。百年小,宇宙大,占一课,看卜卦。”(《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
二、学贯今古,识通天人
先生幼承庭训,且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很早就奠定了坚实的古文基础;稍长,即涉猎经、史、子、集而成为有名的学者。尤对易学深有体会,以至影响了其医学生涯。17岁习医后,举凡《内》《难》《伤寒》以至后世诸家之书,更是无所不读,使其医学理论修养日趋丰厚,造诣渐深。以其学识渊博,人称“活辞典”。始习外科、儿科,后及内科、妇科,羽翼渐丰,终以内、妇科成家,尤长于妇科。青年时代悬壶鲁北,享誉一方。在张老的手稿中,这些痕迹处处可见,如“据家父言,清末一名医……”“对于人参的研究,老朽之父的考证与张锡纯之言……”
张老即是文献大家又是临床大家。对各家的学习着重于补偏救弊,对医家评析平正通达。集各家之长,而融会贯通。95岁仍然坚持临床诊病,一周4次门诊,对于先生,也许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病人们。
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先生年始先后执教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山东中医学院,讲授中医妇科、伤寒、温病、医学史、各家学说等,医、教、研并举,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就在离世前几月仍在给学生们做讲座,传道受业。每当有先生的讲座,教室早早就被占满了座位,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教授、副教授,都专心致志地听先生讲授其经验。
谨摘录先生生前亲笔手稿,以飨读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