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
题目
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来源
年第1期
作者
王孜
DOI
10./j.issn.-..00.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
摘要
文章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中文核心库科技期刊及其发表的论文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进行实证研究。选取10个衡量期刊原创水平的指数(内核指数、黏性指数、贡献指数、特色指数、专业指数、全媒体指数、数字化指数、首发指数、国际作者指数、国际编纂指数),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原创因子(原创内容因子、品牌特质因子、媒体传播因子、国际化因子),构建具有3级指标的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体系。研究表明,中文科技期刊需以原创为本,培育品牌意识,治理学术乱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原创力的出版物,以此建立良好的原创生态圈。
关键词
原创指数;因子分析;实证研究;科技期刊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王孜.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J].出版与印刷,(1):21-27.
新时代背景下“万众创新”已经逐渐形成新态势,原创是学术期刊顺应新浪潮的立足之本[1],也是培育世界一流期刊的原始驱动力。中文科技期刊的原创性是一本学术期刊在知名度、学术价值、信誉度、稿件质量、整体形象、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原创出版物是出版单位文化的标志,是作者读者和其他用户对该期刊的一种自然认同,并且具有本学科和领域的研究特点、特色和特征[2]。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升,对海外作者的吸引力逐步增强。但是学术期刊近期在原创出版上出现了诸多问题[3],例如部分期刊学术失范[4],不顾稿件内容质量,收取高额费用谋取私利,过度互引、自引等,或在发论文时忽略了文献的原创性,被检举后大面积撤稿,严重影响了学术声誉,内部管理模式比较松散,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原创出版生态圈。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和处理提供了行业标准,彰显了对学术期刊原创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目前,学者们对学术期刊原创出版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期刊被引频次[5]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6],以评价指标的确立[7]和方法选择为主[8],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原创出版的实证研究较少,缺乏以大数据作为支撑的研究,尚未形成对学术生态发展有推动力的原创出版理论。
鉴于此,在全媒体时代中文科技期刊如何培育原创意识和环境[9]、如何提升创新能力等问题亟待解决[10]。本文研究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原创出版理论与框架,试图构建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体系,弥补对学术期刊较少进行原创评价和实证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我国学术期刊创造良好的原创生态环境。
一、中文科技期刊原创指数的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列表(—年度)》,以及相关期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