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0月领先指标(M1)、同步指标继续扩张,而滞后指标(PPI)持平,国内宏观经济继续复苏,经济短周期仍处于扩张期;资产价格方面,股票和商品震荡走高,而债券则出现调整,符合扩张期的资产价格特征。12月,预计股票和商品仍将震荡走高,而债券市场继续面临调整。
图一:六阶段投资时钟划分
图二:投资时钟视角下资产价格表现
市场回顾及展望
11月股票市场震荡走高并出现明显的风格切换,沪深上涨5.14%,上证指数4.25%,上证50上涨5.60%,中证上涨1.69%,创业板指下跌1.93%;结构方面出现明显的风格切换,周期价值及可选消费及银行板块表现最优,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石化、钢铁及汽车板块涨幅居前,其中有色金属板块上涨16.43%;医药、传媒、计算机、商贸零售及纺织服装跌幅居前,其中跌幅最大的医药下跌7.49%。
11月债券市场震荡走低,甚至爆发了局部的信用债危机,其中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1BP到3.,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下跌0.03%。
11月南华商品指数一路走高,南华商品指数上涨5.90%,其中金属指数、工业品指数和能化指数分别上涨10.14%、8.38%和6.44%%,农产品指数上涨1.21%。
展望12月,国内宏观经济继续复苏,经济短周期仍处于扩张期;海外,尽管疫情仍处于爆发高峰,但疫苗利好消息下疫情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弱化,而美国大选的落地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综上,12月预计股票和商品仍将震荡走高,而债券市场继续面临调整。
表一:11月资本市场概览
宏观速览
统计局10月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延续向好态势,同步指标持续复苏。
10月领先指标维持较快扩张,新增社融同比+63%,信用利差持续收窄,不过央行在多个场合明确明年货币*策将回归正常化、表观社融和货币指标的增速可能已在本轮周期的顶部。
同步指标延续边际向好,工业生产、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增速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出口依然较强,消费也在向潜在增速回归。
滞后指标方面,PPI增速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有所回调,但未来3个季度向上修复的趋势不变。综合评估,国内经济短周期从扩张期向过热期演进。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内经济短周期目前正从扩张期向过热期演进,大类资产配置上建议以做多权益资产为主,结构上向顺周期和后周期品种倾斜。
表二:重要宏观指标速览
宏观指标分析
领先指标方面,本月社融和M1维持较快扩张。新增社融同比+63%,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22%、央行口径同比+4%;M1同比+9.1%,相较上月+1.0pct,M2同比+10.5%,相较上月-0.4pct。
社融结构上看,近三月专项债多增约1.8万亿,是驱动社融高增的重要力量;企业借出中长期贷款、偿还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特征明显,反映企业经营信心有所恢复、但对于进一步扩大资本开支依然偏谨慎。
受到11月信用债密集暴雷、全球通胀预期抬升影响,本月中美国债收益率均有所上行。以11月24日收盘计,中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0%、10年期为3.29%,形成熊平走势。不过从M1和信用利差,实体经济信用扩张的惯性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