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弋阳的家校合作太牛了被国家级期刊推广
TUhjnbcbe - 2021/5/20 1:20:00

编者荐语

最近忙点私事儿,日更又偷懒了。今天转发一篇团队伙伴徐林锋的三讲文,虽然是成文于去年年中,至今还有网上的伙伴因为这篇文章找他咨询加盟。我也来学习一下:)

文章来源于林立险峰,作者徐林锋

学校毕业到销售明星:

回想08年从大学毕业,自己还是满脸的胶原蛋白,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作为一个中国药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我走上了和学长们同样的职业道路——医药销售。当从一家私企,通过不断面试拿到全球第一药企:辉瑞Offer的时候,我笑了,笑的那么灿烂。

我真的很珍惜这样一份工作,白天不知疲倦地拜访客户,晚上学习产品和行业知识、练习PPT的演讲技巧、查收邮件和登录内网、熟知公司的各种通知和*策。当然,这样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曾经获得过多次全国销售明星、连续两年在所在产品线全国销售额排名第一,公司年会颁奖我是常驻的获奖人员。

我曾经以为可以像很多辉瑞老员工一样,拿到5年、10年长期服务的奖牌。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产品进口证到期,无法续期,停售这样不可抗拒的原因,15年我离开了辉瑞,离开了奋斗4年的岗位,离开了以为会服务一辈子的公司。

医药行业巨变:

当时正值行业巨变,受到GSK事件的影响,二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扩充岗位的医药行业,已经在收紧岗位的招聘,不少优秀一线销售的提升机会已经不像前几年一样: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内部或者外部有管理岗位,就很有机会去应聘成功,职位得到提升。

往往是熬了很久,不好容易内部有个岗位空出,一群也熬了很久的人选和自己竞争。最后从外突然空降一个有管理经验的销售经理来带领团队,大家提升的期盼,最后化为了失望和绝望。至于外部的管理岗位的招聘,统统要求有管理经验,资深一线销售的应聘渠道统统被关闭了。而我在辉瑞曾经燃起过的提升的意愿,也这残酷的现实面前低下了头。

后面的几年更是变本加厉:国家GDP增速在不断下降,而医疗通胀率以每年9%的速率在不断增长,医院医保控费越来越严格。很多进了医保的有较高售价、临床必医院是很困难的,医院也会有适应症的限制,用一支往往需要从科室申请到医务部门,需要层层领导的签字确认。

可想而知,虽然是创新药,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是,病人想要通过医保享受报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选择自费,较高的售价也令不少家庭承受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销售指标不断加重,很多岗位往往难以达成指标,行业的流动性开始加速。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随着4+7药品带量采购的实行,使很多医药公司的解散了心血管、内分泌等慢性病部门,一群医药销售或转行,或应聘一些创新药品部门,从而使自己不容易再遇到裁员的情况。因此,现在医药行业的风口就剩下创新药品了,不是仑伐替尼、PD-1等癌症相关药品,就是司库奇尤单抗、托法替布等免疫相关药品,岗位往往面临着僧多粥少的情况。就是进入了创新药品的岗位,同质类的相关创新药少则三四种,多则七八种,还伴随着其他竞争产品的临床实验,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职业瓶颈到职业转变:

当迈过30岁,临近35岁,职位提升的大门缓缓向我关闭,又面临行业整体不景气,而家庭负担不断加重。比这可怕的是,我意识到:随着行业的萎缩,如果没有职位的提升,自己又没其他核心的竞争力,我可能被这个行业所淘汰。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强调了点线面体战略的重要性,在一个下沉的面上做着一个勤奋的点是可悲的。如同我在医药行业的感受是一样的:每天不知疲倦地拜访客户,传递学术知识,换来的也就是这样一份糊口甚至会丢掉的工作。

穷则思变,当想到要转换行业的可能,这对我来说,是需要非常谨慎的。毕竟已经到了需要肩负家庭重担的年纪,我必须慎之又慎,我希望找到一份可以让我可以为之终身从事的行业,而不是又只能干个十年,毕竟如果40岁再让我换行业,我可能已经失去了这样的勇气。

正因为前面介绍的医疗的实际情况,吃了二十几年国家医保红利的医药公司的生存空间在不断收窄。公众对于家庭成员如果得了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有些情况下是无法通过医保和个人解决的。要么降低治疗标准,无法得到最好的治疗。

对于享受过公司福利,团体险的公众就会有意识,配置一些商业保险,来转嫁疾病的风险,万一碰到了重大疾病,也能享受到最好的治疗。因此,随着大家观念的改变,是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的地位在不断加重。

我们来看下宏观的数字:中国人口在全世界占比18%,年中国保费规模在全世界占比仅4%。同时,我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远低于世界发达水平,对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市场潜力非常大。

因此,我判断保险行业正处于行业红利期,同时,潜力巨大,有机会站上风口,亦足以承载我未来长期的职业生涯。是做渐渐下沉的泰坦尼克号的一员,还是利用这处风口,让自己飞得更高呢?

答案不言而喻,我选择了保险行业。从一个“药贩子”到一个“卖保险的”,我在被“唾弃“的两个行业之间做了身份的转换。

保险的真正价值:

就如同被公众误解:“药贩子”是推高药价的罪魁祸首,却不知道近三十年来,正是医药销售不断与医生的学术沟通,医药公司赞助的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帮助医生专业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中国医疗水平的巨大飞跃,很多学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卖保险的”和“骗子”在某些人眼中是打等号的,却不知,保险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手段,是保护我们家庭财富的安全网,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可能你不相信,在我的所有客户中,我是自己最大的客户。除了给自己找一份安生立命的工作,我是从骨子里认可保险的。

取得的成绩以及期许:

在经历安联、中宏等有外资背景的保险公司后,最后我把自己保险事业,托付给了国内保险经纪的头部:明亚保险经纪公司。

我为什么这样选择,简单介绍下:

1.明亚是把保险经纪人这个概念引入中国,并且发扬光大的公司。相比大家熟知的平安、友邦、中宏等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只能说自家保险产品好。明亚对接上百家保险公司,作为明亚的经纪人更加客观、中立,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做个简单的比喻:代理人好比一家专卖店,经纪人好比淘宝、天猫、专业买手。

2.相比其他保险公司,明亚没有鸡血的早会和打卡,把更多学习资料放在网上,把时间还给经纪人自我去提高业务能力,精进行业知识,更得到客户的认可和尊重。

3.对于客户最担心无法理赔的问题,作为第三方法人的经纪公司,在客户遇到理赔纠纷之时,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出面帮助客户去和保险公司沟通,争取最大的权益。从另外一层面来说,多了一层保障。

在明亚的1年,取得了远超我当初预期的成绩:年提前三个月达成全球寿险百万圆桌MDRT会员(MDRT全行业达成率不足0.3%),所在团队也在上海分公司的业绩排名第一,人均产力排名第一,32人中有一人达成TOT,7人达成MDRT,远超同业水准。

近一个月内,有十几位各个行业的小伙伴选择加入明亚,加入我的团队。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你是的我的客户朋友,还是我的团队伙伴,期待我们风雨同舟,共同创造人生的美好。

如有咨询或加入七月草团队,请加小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弋阳的家校合作太牛了被国家级期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