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新冠疫情再袭。
1月10日深夜,一辆长15米、高4米的卡医院驶出,一路向北,前往河北邢台。
0小时后,车子抵达河北邢台的南宫市,这里是全国三个疫情高风险地区之一。
卡车停下来以后,马上有大量的人开始排队等待。他们一个个地进入车厢里,几分钟以后再走出来。这些走出来的人,有的直接被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带走,也有迈着兴奋的小碎步给家里人打电话。
他们都是需要被诊断是否感染新冠病*的人。
在全球不少国家与地区,这些受检人从挂号到CT检查,再到拿到检查报告,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在邢台这台车上,只要几分钟就能解决了。
这辆神秘得有些未来时空感的卡车,里边装的是由腾讯觅影医院徐海波教授团队,共同研发的新一代新冠肺炎CT人工智能(AI)诊断系统。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移动方舱CT星夜驰援河北。
在武汉抗疫的两个月里面,医院医学影像科用这套系统,为多名患者进行了肺部CT诊断。来到邢台南宫以后,它正在高效精准地为当地市民提供新冠肺炎诊断影像学依据。
受检者排队进入移动方舱接受CT检查,前端系统取得CT影像的同时,数据被即时传回武汉的后端系统,再等几分钟,AI系统就能给出辅助诊断信息。
能够全自动、快速、准确地为影像及临床医生提供CT量化结果的AI辅助诊断系统,只是抗疫科技大*中的一员。在这一年来,AI技术和医疗的关系越发紧密,无论药物创新、临床研究还是疫苗研发等领域,人工智能不断展现出更多应用价值,推动着整个医药行业发生革命性的剧变。困扰中国多年的药物研发问题,也在AI技术的推动下,迎来了未曾有过的破局。
在这场巨大的时代浪潮里,围绕医药的战争早已打响。腥风血雨,炮灰遍地。
疫苗的生死战场又一场“战争”,正在全球悄无声息地上演。
新冠爆发后,疫苗被看作拯救人类世界的曙光。然而,新冠疫苗还未正式上市,“疫苗争夺战”已经打响。
全球超过亿剂被抢订,其中,近80亿剂疫苗已被各国或经济体认购,还有39亿则被预留或仍处谈判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00年1月3日,全球已被认购的80亿支疫苗中,过半被发达国家收入囊中,总量高达41.3亿剂。这些国家的疫苗预购量均在3亿剂以上,仅占世界人口14%的富裕国家,购买了目前53%最有希望的疫苗。
有些国家抢购的疫苗远远超出正常需求,大有凭借“钞能力”垄断疫苗市场的意味:加拿大的人口不足万,却订购了3.5亿剂新冠病*疫苗,除此之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预定量也都足够全国接种近10剂,超出正常需求近4倍。
截止目前,共有15个中高收入国家预购疫苗11.4亿剂,9个中低收入国家预购17.8亿剂,二者加在一起,仅与英美欧加四国和地区的总订货量相当。
在这种超出正常需求、广撒网的抢购下,富裕国家有望在01年春天完成高危人群接种,入夏后基本完成本国的疫苗接种工作,恢复正常秩序。
而富裕国家的超额订购,也意味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等到疫苗,全球疫苗分配严重不平等。
世卫:“穷人会在疫苗抢购狂潮中被践踏。”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协调成立了新冠疫苗保障机制(Covax),希望能让90多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中低收入国家在01年底获得0亿剂疫苗,遏制疫苗分配不公问题。但路透社分析,由于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不完善以及合同复杂等原因,Covax可能沦为一纸空谈。
被碾压的贫穷国家,尚可以仰着头等待救济,而不穷不富的中等国家,只能“*命”。
比如没有足够的资金参与疫苗争夺战,又“不够穷”,没有资格从国际组织获得优惠价格疫苗的南非,这里的居民,要想早点拿到疫苗,只能去做疫苗的“试验品”,为大公司生产的疫苗做试验。
南非疫苗试验志愿者(图ap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