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与星空(ID:SingingUnderStars)
熟悉“诗与星空”的朋友都清楚,星空君是个恒瑞吹。有记载以来第一篇吹嘘恒瑞医药的文章是在年1月,当时星空君正在进行关于折旧的课题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恒瑞医药罕见的使用了加速折旧法—年度总和法。1
折旧方法里藏利润先科普两个概念。什么是折旧?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是收入减成本再减去各项费用,加减投资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支等。购买一把椅子,块,可以直接计入费用;但购买一台50万的汽车,可能对利润影响比较大。财务人员会做一个假设,假设这台汽车可以用10年,那么平均每年有5万计入费用冲减利润,十年后抵消完毕。每年计提的费用,就是折旧(实际上每月计提);平均到每年计提的方式,叫做平均年限法。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折旧,都采用了平均年限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但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因为很多高科技设备,越新带来的产能越高,最后快报废的两年,产能极速下滑。平均计提折旧不符合它的真实价值,所以会有一些其他的计提折旧方法。比如,恒瑞医药年年报显示:自年1月1日起,机器设备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年数总和法,折旧年限由12年改为10年。什么是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好理解,年数总和法其实也不难理解。以一道会计题为例:有一台设备,原值元,预计残值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年数总和=1+2+3+4=10第一年=(-)×(4/10)=第二年=(-)×(3/10)=第三年=(-)×(2/10)=第四年=(-)×(1/10)=不难发现,使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在头几年是巨大的,而最后几年又少得可怜。这种折旧方法把绝大多数折旧额都体现在了前几年,给公司的利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采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企业,大概率是不差钱的。也就是说,恒瑞医药通过折旧计提方法“隐藏”了不少利润。除了折旧方法,恒瑞的研发支出也全额计入费用,财务核算非常豪横。这是星空君看好其强劲增长空间的原因。2
其他应收款,静悄悄的变化但是,企业是发展的,恒瑞医药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常年增速在25%以上,甚至有的年份超过30%。公司规模小的时候,高增长并不困难,但恒瑞的营收规模已经逼近亿,仍然维持这种超高增长率,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种负担。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大数据星空君掐指一算,这样的超高成长性,再过十年,公司营收规模要突破千亿了……但公司的规模不可能无休止的扩张下去,要知道全球第一大药企—辉瑞的营收规模,也不过亿美元左右(年)。在营收、净利润持续增长的途中,公司的财报在年发生了一点变化。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大数据资产负债表显示,其他应收款从上年的2.6亿激增到10亿,翻了好几番,这已经不能用正常的业务逻辑来解释了。公司在年报中宣称,这是销售人员的备用金。10个亿的备用金,干什么用的?星空君随后跟踪公司的财报情况,发现该项指标年以来略有波动,但基本都在8-10亿之间,规模相当庞大。这实际上是什么东西?销售员工先领了钱,然后去打点各路神仙,促进产品销量,本质上是未入账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藏着医药行业最肮脏的秘密。据爆料,恒瑞医药一款名为“艾素”(多西他赛注射液)的产品在年广西药品集中采购中标价为.96元,医院给病人的零售价为元左右。其中元属于“推广促销费”,医生拿到的回扣大约为~元。之所以通过备用金的形式体现,而不直接计入销售费用,有两个目的,一是缓解对利润的压力,新增10亿左右的费用,对于公司来说压力不小;二是提高推广费、学术会议资金的发放效率。不管是哪种目的,都说明公司的优质成长性,开始有了折扣。公司不是业绩优异不差利润吗?星空君翻阅公司近期的公告,发现刚发布了一则股权激励计划。恒瑞的股权激励计划一向简洁明了,只要净利润增幅达到标准,就可以解锁。年,公司的净利润增幅20%第一次解锁。高管们如果想要获取足够的股权激励,就要想方设法的增加净利润。除了正常经营外,还有很多财技可以增加净利润,比如通过把应该当期计入销售费用的项目计入其他应收款。在接受激励的高管名单中,不出意外的发现了财务总监周宋先生的名字。利益相关,业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荷包,当然要努力工作。3
存货的异动除了其他应收款,公司还有一个指标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存货。先看看存货的增幅。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大数据很“巧合”的是,存货的激增也是从年开始的。当然了,存货的增幅合理性要和营收规模挂钩,但从图形看,公司的存货增幅和营收增幅并不匹配。能够说明存货变化状态的最佳指标,是存货周转率(天数)。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星空大数据星空君认为,存货周转天数的变化,挺能说明问题的。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