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解读从药品终端需求变化看中国医药工业
TUhjnbcbe - 2020/12/22 16:58:00
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精彩内容

近几年来,在三医联动系列*策驱动下,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增速逐年放缓,医院终端的趋势更为明显;TOP20品牌洗牌,逐渐向有临床需求的创新药靠拢;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类新药申报数递增......这些都基本符合预期的转型升级及有效供给的需求,而这些转变也影响着百强工业企业各种指标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即将于8月26日举办的年全国药店周“回归1时代”主论坛上,标点股份总裁兼米内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张步泳将带来题为“从药品终端需求变化看工业百强结构”的报告,引领与会的嘉宾,见证百强工业企业成长,解析企业创新驱动力及专业推广力。

有效供给!终端市场提出创新、专业的新需求

近几年来,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重点监控目录执行、医保谈判、分级诊疗、处方外流等*策驱动下,我国医疗机构终端及零售药店终端的需求均发生了变化。

我国医疗机构的门诊及住院需求基数大,且保持持续增长(年增长率在4.5%以上),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为主。医疗终端巨大的刚性需求对药企的有效供给提出了要求,在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下,创新药通过谈判纳入医保,而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进行品质升级,再开展带量采购保证市场覆盖,为临床急需的创新药腾出医保空间。

*策的叠加效应在终端市场及品牌均有所体现。米内网数据显示,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实现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进一步放缓。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但下滑趋势最明显;TOP20品牌洗牌,临床急需的创新药逐渐崭露头角。这些变化基本符合预期的转型升级以及有效供给需求。

近5年来申报1类新药(IND+NDA)情况

国内药企也纷纷迎合这种发展趋势,开足火力进攻创新药。在小分子靶向药上,多家企业申报23个替尼类药物,正大天晴、齐鲁等10多家企业申报品种数达5个及以上;在抗体药方面,超过家企业申报个抗体药物,信达、恒瑞等20多家企业申报品种数达5个及以上,PD-1/PD-L1、VEGF、TNFα、HER2、EGFR、CD20六大靶点研发火爆;国内临床试验登记数量及1类新药(IND+NDA)申报数量逐年增加。

而在零售药店终端,受医药电商影响,线下实体药店客流次数减少,且随着药店数量持续增加,店均服务人数减少,导致零售药店竞争加剧,连锁集中度持续提升,以省域型、地域型为代表的中型连锁处境艰难。

这也在终端市场上有所体现,年零售药店(实体药店+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药品+非药品)为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进一步放缓。实体药店销售占比高(其中药品占比超过75%),但近两年来受医保管控趋严、门店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店均收入持续下滑,而网上药店则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

DTP药房等院外渠道为实体药店的发展带来动力。近两年来化学药及处方药在实体药店的份额有所提升,“处方外流”已现端倪;新获批的单抗、替尼类等抗肿瘤药逐渐增多,通过DTP药房等院外渠道拉动了实体药店的规模增长;在常见病、多发病+健康优化生活品类(阿胶养颜类、ED类、维矿类)基础上,DTP药房等形式为实体药店带来肿瘤等增量品类,慢病用药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未来销售占比将达50%以上,而专业化能力成为了最重要的需求。

强者恒强!工业百强企业集中度高、成长性好

我国医疗机构终端及零售药店终端需求的变化对工业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力、专业推广能力等方面,而作为这个行业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工业百强企业将是这场转型蜕变、聚力升级的主角。

从总体看,TOP企业(化学药TOP、中成药TOP、生物制药TOP20)集中度高、成长性好。家企业年合计收入8亿元,占行业总收入比重为38%,同比增长10%,高于行业整体增速(8%),提示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效应明显;研发强度大,家企业年研发投入亿元,同比增长29%;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为7%,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细分到子行业,化学药TOP20企业占该行业总企业数比重约1%,但收入占比达22%,净利润占比达26%;TOP企业占该行业总企业数比重约5%,但收入占比达41%,净利润占比达38%;TOP20企业在TOP企业里收入占比55%,净利润占比68%,头部效应明显;从年企业的收入及净利润(剔除特异值后)增速看,TOP20企业>TOP企业>行业所有企业,提示头部企业的成长性更好。

化学药TOP20企业年研发投入亿元,同比增长33%,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8%,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占总收入比重13%,提示马太效应明显,加大研发投入并不影响企业利润;化学药TOP企业年研发投入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7%,净利润亿元,占总收入比重10%。

与化学药相似,中成药TOP20企业占该行业总企业数比重约1%,但收入占比达23%,净利润达30%;TOP企业占该行业总企业数比重约5%,但收入占比达40%,净利润占比达47%;TOP20企业在TOP企业里收入占比59%,净利润占比64%。从年企业的收入及净利润(剔除特异值后)增速看,TOP20企业>TOP企业≥行业所有企业。

中成药TOP20企业年研发投入55亿元,同比增长19%,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4%,净利润亿元,同比下滑1%,净利润占总收入比重13%;中成药TOP企业年研发投入97亿元,同比增长18%,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4%,净利润亿元,同比下滑11%,占总收入比重12%。受*策影响,近年来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增长受限,对企业利润有所影响。

生物制药TOP20企业年收入亿元,占该行业所有企业比重21%;收入增速为39%,远远高于该行业总体增速(10%)。

20家生物制药企业年研发投入亿元,同比增长42%(化学药增速33%,中成药增速19%);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24.4%(化学药占比8%,中成药占比4%),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

结语

受带量采购、重点监控、医保调整等*策影响,我国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增速放缓,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创新药及品质升级医院终端的主要需求;受医药电商、医保管控趋严等因素影响,我国实体药店增长放缓,但处方外流、DTP药房等院外渠道为其发展带来动力,其中DTP药房为实体药店带来抗肿瘤等增量品类。慢病品类在实体药店的重要性突显,专业化能力成为最重要的需求。

结合终端需求变化及工业百强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工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1、研发投入逐年加大;2、工业企业头部效应和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3、百强企业依靠创新驱动和消费升级,带来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愈发明显。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读从药品终端需求变化看中国医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