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评价的演变方面,年的版本是基于学科论文的统计分析来确定期刊的评价指标。而到了年,评价体系转向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它不仅考虑了发表的论文,还纳入了引用这些论文的学科信息,以此来更准确地获取评价指标并进行量化评价。这种方法被认为能够提供一个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期刊目录。
在评价指标的更新上,第十版相较于第九版引入了两个新的指标:“可被引论文比”和“前5年可被引论文比”。这两个新指标的引入对许多期刊的入选与落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变化非常引人注目,建议作者们在有空闲时,可以对那些未能入选的期刊进行一次汇总,并尝试分析它们的一些共同特征。
在期刊数量的变化方面,与年相比,年的期刊总数减少了3本。尽管从数量上看变化不大,但实际上期刊的增减变动非常显著,反映出在平静的表面下,期刊界的竞争和变化是相当激烈的。
全国作者比较关心的几个刊物
本文单列出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刊物,更多刊物信息正在整理中……
《资源开发与市场》掉核心
《青年记者》掉核心
《编辑学刊》掉核心
《建筑经济》掉核心
《解剖学报》掉核心
《现代管理科学》23版新核心
《物理教学》23版新核心
《理论导刊》掉核心
《无线电工程》掉核心
《传媒》掉核心
《计算机仿真》掉核心
《天津医药》掉核心
《煤炭技术》掉核心
《中国科技论文》掉核心
《金属热处理》23版新核心
《焊接》掉核心
《中国青年研究》23版新核心
《数学通报》23版新核心
年版(第十版)核心期刊目录带给我们的几个发表文章的启示:
多版本发表。观察本届失去核心地位的期刊,很多都是发文量较少的。自今年1月起,已有敏感的期刊开始调整自己的发表要求。
趁早发表。尽管有人认为核心期刊的质量逐年下降,但事实上,核心期刊的发表难度却逐年增加。在年版(第十版)目录更新中,一些质量较低的期刊被淘汰,同时也有新的质量较低的期刊加入,整体来说,发表难度相当,并未完全阻断作者的发表途径。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趁着发表要求还不是特别高,建议作者们尽早发表,尽早利用,以免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