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首富”变老赖,占用上市公司的钱怎么还?
作者
武丽娟
编辑丨高岩
来源
野马财经
延安市首家上市公司、生产麻杏止咳糖浆等药物的知名药企*ST必康(下称“延安必康”)即将告别资本市场。
当*ST必康还叫陕西必康的时代,实控人李宗松、谷晓嘉夫妇依托并购等方式,相继拿下多家制药企业。年又借壳上市,后更名为延安必康。成功借壳之后,市值不断上升,高光时刻一度站上亿大关,位列当时A股市场医药板块前20位。不过,好景不长,近年延安必康一直在走下坡路,还因财务造假,被称为“康美药业第二”。
目前距离延安必康告别资本市场还有6天。7月11日是其最后交易日期。
5月5日,延安必康称,因公司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的规定。公司股票于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退市整理期从6月19日起十五个交易日止。
债务违约、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逐渐暴露的同时,延安必康也被投资者曝出,早在半年前,就在进行一些退市的技术安排。
21亿转让孙公司控股权,“接盘侠”是老相识?半年前,延安必康曾出售一块新材料业务资产“回血”了21亿,却依然没有改善资金困境,还被投资者质疑是转移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给股东。
被出售的资产名为九州星际,是国内聚乙烯龙头企业,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延安必康的孙公司。结合国家税务总局网上申报系统情况,根据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费用来计算,年及年,九州星际的净利润分别预估2.7亿元、4亿元,也是延安必康还能拿得出手的一块优质资产。
年12月17日,延安必康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拟向南京九州星际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南京新材料”)出售九州星际%股权,交易合计转让价格为21亿元。
据野马财经查询工商资料,九州星际已于年12月15日完成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
接盘方南京新材料,成立于年11月16日,在一个月后接下了延安必康的优质资产——九州星际。
但南京新材料还没有把九州星际捂热,就将其67%的股份于年3月14日转让给了嘉兴壹德沐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9家有限合伙企业及自然人李高明。
值得注意的是,九州星际最终的“接盘侠”与延安必康的重要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受让方之一——南通润辰轩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东张毅,同时为江苏千之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及高管;另一家受让方南通纤业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股东王浩,为江苏海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而江苏千之康、江苏海通化工均为延安必康持股5.9%的股东周新基麾下的公司。
周新基,江苏如东人,延安必康十大股东之一,也是延安必康控股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的控股股东。
除了2个受让方股东与周新基关系密切之外,9家“接盘侠”超过一半均是交易前才刚刚成立的。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不排除合伙企业是专门设置的过桥平台,不过只要具备足够的收购能力,注册时间早晚并不是严重问题。但如果一系列操作都有内部人的痕迹,监管机构可能会对此进行相关调查。
这笔21亿元的收购案,也引来延安必康其他中小投资者的不满。有人在股吧和雪球上提出质疑:延安必康是按照九州星际年净利润17.78倍PE计算,转让价为21亿元。但根据申报纳税情况,年及年,九州星际的净利润分别预估2.7亿元、4亿元,按照17.78倍PE计算,估值约50-70亿元,而上市公司采用的估值方式,则是其中较低的。而且,投资者认为这块优质资产独立上市是“迟早的事情”。
沈萌认为,不能简单进行事后推导,如果完成时间是年11月,由于交易实施的周期因素,那么通常会以上半年的财务数据为基准。除非是有证据表明,交易对价应该以全年的业绩为准。
从财务表现以及新材领域的发展前景来看,九州星球资产算是延安必康较为优质的盈利资产,但对于当时处在退市边缘的延安必康来说,也是保壳求生的救命稻草。根据公告,这笔收购案得来的资金也是用来还债的,一到手就垫付了“18必康01”债的本金。
其实,除了出售九州星际,延安必康多次依靠“卖子”还债,同时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由来已久,其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违规占用资金曾被处罚。
2个月前,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延安必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时被立案调查的还有实控人李宗松。而投资者指责的转移优质资产给股东关系密切方,会否进入监管层视线还不得而知。
三次被立案调查,上市5年后业绩大变脸年3月,延安必康筹划分拆子公司江苏九九久到创业板上市,4年前,延安必康正是借壳九九久完成上市。随即深交所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