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病就得吃药。时间长了,不少人家里能清理出一堆过期药品。
最近,蓝蓝天工作室记者的邻居徐大姐,就为家里不少过期的药品发了愁:扔了吧,怕有环境污染,使得环境“生病”;不扔吧,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置。
和徐大姐有同样烦恼的人,真不在少数。我国目前过期药品处置的情况如何,怎样既能做到环境友好又能方便百姓?
过期药品,别随便丢。勾犇绘
过期药属于危废,不能作为一般生活垃圾处理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产、销售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过期失效的药品属于危险废物。与一般废弃物不同,危险废物危害更大,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究竟怎么影响人类健康?咱们拿水体的抗生素超标举个例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表示,地表水中的抗生素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养殖业废水、医药工业废水的排放,过期药品的不当处置也会导致抗生素等药物进入水、土壤等环境。水里有抗生素残留,人会通过这个渠道不当摄入,那肯定会对健康带来一定风险。
危害不小的过期药品,一年产生总量有多少?讲真,蓝蓝天工作室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数据,目前的估算来自几年前广药集团白云山药业所做的一项调查,当时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七成家庭备有药箱,全国一年过期药品约有1.5万吨。
“严格地讲,我们目前对过期药品年产生量还缺乏准确的数据,也就是说还处于底数不清的阶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所研究员王琪说,一些过期药物进入环境后,可能会导致一些微生物变异,比如更多耐药细菌的出现等等,都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王琪认为,过期药品的最大危害在于其不确定性。由于涉及的种类过于庞杂,导致废弃物的成分极其复杂,究竟对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何种影响、什么程度的影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没人说得清楚。
现有回收渠道要么不方便,要么知晓率过低
徐大姐觉得,药店、医院都应该是过期药品回收的渠道。她特意跑到家门口的嘉事堂药店咨询了店员,结果店员说,回收就要申请危废转运等资格,他们做不了,还劝徐大姐分散扔掉就好。
药店说的没错。环境保护部土壤污染防治司化学品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来源分散,难以集中回收处理,参照国际惯例,对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我国目前实行了豁免管理制度。根据《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家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在未分类收集的情况下,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如将其分类收集,收集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但其运输、贮存、处置等环节,仍需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但是,按照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最新规定,居民要单独投放有害垃圾,方案明确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就是有害垃圾的一种。
既然过期药的危害都有共识,为何不能统一回收?专家表示,现阶段我们的回收处置能力还都跟不上,不统一要求回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可喜的是,许多地方都在开拓过期药品的回收渠道。据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王夏娜巡视员介绍,深圳市食药局承办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目前初具规模,过期药回收箱已进入多个社区,截至年底,回收家庭过期药品多公斤,今年一季度,又回收了近公斤。
除了深圳,南京、宁波、芜湖、东营、太原等城市也开展了过期药品回收工作,而且一些地方还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但回收处理规模还都有限。
早在年,北京各区县药监部门就在各辖区设置了过期药品回收箱。朝阳区年公布了辖区93个回收点,记者电话咨询了双井社区两个街道的回收点,都表示已无设置;在记者所居住的街道,虽然11个社区的回收药箱还在,但居民的知晓率非常低,不少回收箱成了摆设。
网上也有一些回收过期药的渠道,比如广药白云山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