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位患者5院士领衔留汉继续战斗
根据通报,截至3月30日,武汉仍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例,其中重症例、危重症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大局已定。然而,为了这位患者,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仍在坚守,继续与死神赛跑。
从1月25日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来汉,医院,成为第一个接管重症病区的中医医疗队。
截至3月30日,医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人,人治愈出院。
黄璐琦率队研发的化湿败毒方,在最新第七版诊疗方案中,被列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推荐用药处方。3月30日,化湿败毒颗粒实现技术转让。转让收益将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设立“中国中医科学院人才培养专项”,鼓励更多人学习中医药、培养选拔中医药高素质人才。他还希望深化推进疫情防控中的中医药国际合作。
留下来再战的还有张伯礼。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急召飞赴武汉后,作为中央指导组成员,一直战斗在武汉抗疫前线。
2月14日,张伯礼作为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挂帅中医“国家队”医院。医院,患者主要喝中药汤剂,同时辅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来康复。3月10日下午,医院正式“休舱”。医院出院的多名患者中,无一例转为重症。
由于不分昼夜高负荷工作,张伯礼胆囊炎急性发作。2月19日,他在武汉进行胆囊摘除手术。术后几天,这位老人不顾医生劝阻,迫不及待开始工作,他笑称:“这回把胆留在武汉,看来这辈子注定与患者‘肝胆相照’了。”
医院休舱,武汉新增确诊病例“清零”后的日子,张伯礼除了为治愈患者进行康复评估、诊治及医学观察,几乎每天与国外专家开视频会议,介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探讨全球疫情走向。目前,张伯礼还投入到对全国感染的医务人员进行康复期管理和干预工作中。
留下来再战的还有王辰院士、乔杰院士、陈薇院士。
“除了我们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在往我们这儿转,成为重症患者的集中收治点。”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医院团队名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武汉一线救治危重症。
留下来再战的还有他们:
6支北京医疗队,1医院医疗队部分队员,共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广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医疗队(广东重症ICU医疗队)、陕西援鄂第二批医疗队、医院援鄂医疗队、中医院援鄂医疗队人奋战在协和西院;
江苏医疗队、吉林大学一附院医疗队、吉林大学二附院医疗队及国家卫健委派驻专家组成的团队共人医院;
广东、上海的余人在雷神山,“四大天团”中的华西、齐鲁共医院,江苏、浙江、湖南共余人在金银潭……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胡义华汪洋孙笑天王恺凝柯美学武叶通讯员杨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