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举措助力出口基地建设
本次大会首次正式发布出口基地的政策支持举措——《关于朝阳区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意见》。朝阳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该意见围绕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出海”、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引进来”等六个方面,先行先试出台二十条举措。
具体措施包括,引进优质服务贸易机构;鼓励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总部型机构、子分机构、跨国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入驻基地,给予最高万元一次性资金奖励;支持服务贸易机构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对境外营业收入全部或超80%计入本区母公司财税项下的,给予最高万元一次性专项资助;支持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对引进领军人才、诺奖、图灵奖、院士等人才、国际顶尖团队,给予机构最高万元一次性奖励等。
朝阳人力资源机构超家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区是全国首批、全市首家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汇集了中智环球、北京外企、科锐国际等一大批知名机构,服务版图遍布欧美、东南亚、日本、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年,朝阳区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超过家,营业收入超1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4万人,服务各类人力资源余万人次,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机构落户朝阳。
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朝阳区将聚焦‘两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先行先试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利用3—5年时间,支持服务贸易机构达到30家,进出口贸易额突破亿元,全面提升行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紧缺人才目录涉及13类行业
《朝阳区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年版)》也在昨天的大会上发布。据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公服中心主任董彤介绍,该目录根据一年来朝阳区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变化编制而成,覆盖3.8万家企业,包括朝阳区文化产业单位、中关村朝阳园高新技术企业和CBD纳税过亿企业近家代表性样本企业,系统研究和分析了朝阳区重点产业领域的前沿方向、岗位设置、人才供需关系、技能需求等指标。
“紧缺人才目录最终划定了金融、文化艺术、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共13个行业大类,形成了39个人才开发核心领域,列举了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岗位个。”董彤指出。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目录还为39个人才开发核心领域赋了星级,其中包括云计算服务、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等13个被评为5星。“星级越高,表示该核心领域人力资源综合紧缺程度越高、人才培养难度越大,具有重点开发价值。”董彤解释说。
围绕新质生产力引进人才
目录中还给出了各行业大类的年薪中位数参考值,紧缺度越高,给出的年薪参考值就越高。例如,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年薪中位数参考值最高,达到54万元。“‘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与生产关系改革提供新方向、提出新要求。’朝阳区势必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力,高新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将是朝阳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相关的人才也将成为重点引进的对象。发布人才目录,也是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指明方向,同时我们也鼓励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为朝阳区引进目录中的急需紧缺人才,每引进一人将给予猎头服务费的50%,作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补贴。”董彤表示。
据悉,本次大会由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会主办。除了发布重磅新举措外,大会的三个平行分会场,分别举办了“展翼未来才子朝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京津冀联合招聘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重点企业需求洽谈会、校企合作用人需求对接会,为参会机构、企业、院校、高校毕业生提供多元对接平台。
文/本报记者解丽
摄影/本报记者刘畅
引导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出海”,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引进来”,最高奖励万元;发布《朝阳区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年版)》,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力引进人才……昨日,第四届朝阳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大厦举办,数项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创新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