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球首次!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
年8月16日,国内顶尖刊物《ScienceBulletin(科学通报)》在线发表天津工业生物所科学家又一重大研究成果: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基础上,该所实现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摆脱自然合成途径,为利用二氧化碳创造多样的糖世界提供可能。此次糖合成的效率为0.67克每升每小时,比已知成果提高10倍以上。葡萄糖的碳固定合成效率达到每毫克催化剂每分钟59.8纳摩尔碳,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
02
合源生物研发国内首款
白血病治疗领域CAR-T细胞治疗产品
获批上市并开出首张处方
年11月8日,高新区企业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公司免疫细胞CAR-T治疗产品源瑞达?(纳基奥仑赛注射液InaticabtageneAutoleucelInjection,CNCT19细胞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B-ALL)。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成功获批上市,为r/rB-ALL患者带来新的临床治疗选择。这款产品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优于现有治疗手段。纳基奥仑赛注射液获批上市后仅四天,就在中国医院开出了首张处方,目前患者已经通过前期评估和检查,即将进入采血治疗阶段。新药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临床治疗选择,同时还首次实现了商业保险的支付,大幅降低治疗价格。
03
滨海新区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跻身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年6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关于支持-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的通知》,确定建设39个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滨海新区成功入选,标志着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创新驱动示范市”是具更强引领示范作用、更高建设水平的城市科创示范升级版,以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示范作用为标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新区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截至年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科技领军企业家。
04
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揭牌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发布
打破世界纪录
年3月27日,我市第六家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在高新区正式揭牌,将成为我国脑机交互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天津人工智能支柱产业的核心支撑、天津制造业立市的技术底盘。5月18日,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科研团队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使用者只需注视电脑屏幕上闪烁的键虚拟键盘,即可通过头上佩戴的小小设备实时捕获蕴藏在脑电波中的交互信息,进而完成字符的高速拼写,实现“意念”打字。该系统创造了迄今为止国际上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最大指令集的世界纪录。
05
海底“超级计算机”“滨城造”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库中新数据舱安装完成
年11月24日,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海域安装完成,项目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此次安装的全球最大海底数据舱,不仅能够存储数据,更是一个海底“超级计算机”,它相当于六万台传统电脑同时在线工作,能在30秒内处理超过万张高清照片。
06
天津版“国之重器”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
迎首批科研人员进驻
年6月15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迎来首批科研人员进驻,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当日,滨海高新区、中国医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大力推动滨海高新区细胞产业发展、助力“细胞谷”核心区建设,围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等开展全面战略合作。通过三方“强强联手”,全力推动以细胞产业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出良好产业生态。
07
突破关键器件“卡脖子”
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产线在华苑科技园成功落成投产
年8月,由“滨城”企业天津华信泰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产线在华苑科技园成功落成投产,该产线可达到年产万台生产能力。芯片级原子钟具有授时精准度高、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适用于卫星导航授时、通信同步、水下探测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滨城”研发芯片级原子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打破此前国内在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08
软件“国之重器”重磅突破
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发布
年7月5日,“麒麟遨天聚创未来”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操作系统组件自主选型、操作系统独立构建的能力,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空白。该系统将有助于推动面向全场景的国产操作系统迭代更新,为政务、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基础安全保障。
09
“吉祥鸟”AC成功首飞
“滨城”新型民用直升机产业基地建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