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今日在京召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中国卓越论文产出报告,从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和国内的卓越论文状况、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各学科最具影响力论文、顶尖学术期刊论文等角度做出分析报告。
科技论文是科研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评价体系的一部分。报告显示:中国科研产出正向高质量转型。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增加、国际热点论文及国际高被引论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第2,中国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4,中国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次均保持不变;从学科领域看,中国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其中,化学和工程技术均为首次排名第一。
报告显示:中国卓越论文数量增加,科研产出向高质量转型。
中信所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遴选出在国际各学科领域发表的高于该领域平均水平的论文,在国内各学科领域排在前1/10水平的论文,构成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据库。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31.59万篇,比年增加12.4%,国际卓越论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36.4%。临床医学,化学,生物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的卓越论文数量最多,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是卓越论文高产机构,其中,清华大学的卓越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达到54%。
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2,上升一位。
-年被引用次数处于各学科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篇,占世界份额为20.0%,数量比年增加了23.9%,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占世界份额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2,上升一位。
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这样的文章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截至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2.6%,排在世界第2位,位次比上一年度上升一位。
报告显示: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的论文数量世界第2,位次不变。
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年共有种最具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总数为篇。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篇,比年增加篇,占世界的18.4%,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有2篇,占35.8%。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篇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占66.9%。
报告显示:中国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4,位次不变。
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期刊有8种(NATURE、SCIENCE、NEWENGLJMED、LANCET、CELL、CHEMREV、JAMA-JAMMEDASSOC、CHEMSOCREV),年共发表论文篇,其中中国论文篇,占总数的6.8%,排在世界第4位。若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篇,仍排在世界第4位,与年持平。
Science、Nature和Cell是国际公认的三个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年以上三种期刊共刊登论文篇,其中中国论文为篇,论文数增加了篇,排在世界第4位,与年持平。美国仍然排在首位,论文数为篇。英国、德国分列第2、3位,排在中国之前。若仅统计Article和Review两种类型的论文,则中国有篇,也排在世界第4位,与年持平。
报告显示:中国的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保持不变。
年至年(截至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64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2位,数量比年统计时增加了14.7%;论文共被引用.23万次,增加了25.2%,排在世界第2位。美国仍然保持在世界第一位。
报告显示:中国在材料科学等三个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第1。
中国有6个学科产出论文的比例超过世界该学科论文的20%,分别是: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数学。
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其中,化学和工程技术均为首次排名第一。另有9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分别是: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
报告显示:中国作者国际合著论文继续增加,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论文增多。
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11.08万篇,比年增加了1.34万篇,增长了13.8%。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6.5%。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69.1%,合作伙伴涉及个国家(地区),其中与美国合著论文占我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55.7%。
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超过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篇,比上一年增加75篇。涉及的学科有:高能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医药卫生和生物学等。其中,中国机构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45篇。
报告显示:进入世界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
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5.8%,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次,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11.6%。
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种,比年增加了14种;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种;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种。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四分之一(Q1区)的期刊共有15种,比上一年度增加3种,影响因子进入Q1区的期刊有50种,增加了4种。
报告显示:中文优秀论文和中国作者通过F平台走向世界。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我国的优秀学术成果,扩大国际话语权和抢占论文首发权,中信所利用科学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结合,每年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篇优秀学术论文,建设了“领跑者-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用英文长文摘的形式,集中对外展示和交流我国的优秀学术论文。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F论文集中链接和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F平台(f.istic.ac.cn),自上线以来,已获得.4万次检索。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50个国家的国际用户访问,其中来自美国的访问量超过10万次。用户主要分布在国际大学、科研单位和重要实验室等。
年F平台还获得了国际学术期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