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上
一场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
正在进行中
柔软如头发丝的微导管
从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
穿过上半身进入脑血管
在5分钟内精准到达病灶
打通手术第一道关键关卡
如此精确无误的操作
一般需要5-10年医龄的医生才能做到
而现在
它不再是老医生的“专利”
△术前EPS预操作。
这得益于北京经开区企业强联智创自主研发的能帮临床医生完成“手术方案”的软件——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简称:UKnow手术计划软件)。10月11日,该软件正式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据介绍,这也是全国第一张神经介入手术领域“AI+治疗”的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证。
以往,医生只能在二维影像基础上,依靠肉眼寻找最佳手术角度,靠手工进行点对点“拉线式”测量,凭经验在脑海里形成微导管和塑形针塑形方案。如今,通过数据积累和AI算法的开发,UKnow手术计划软件帮医生从估断到“看见”,可用于脑血管病患者X射线血管造影三维体层图像的显示、分割、测量和处理,辅助医生在神经介入手术时进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用的微导管路径和塑形规划,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能提升微导管一次性到位率,缩短微导管输送时间,降低术中微导管反复推送对血管刺激导致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减少医生、患者X射线辐射时间。
△模拟的塑形针形态(紫色)。
“8年时间里,我们从零探索出一条中国原创产品的研发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医工结合之路。”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秦岚说。早年求学和工作的经历,让她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