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继续反弹,其中沪指已4连阳且收复点;深成指为4连涨且回到点上方;创业板指更是5连涨并逼近点。盘面上,AI概念全线大涨,Sora概念领涨。此外,CPO、算力、传媒、教育等也表现强势。全天有超过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净流出63.75亿元。
01
继续反弹概率大?
从机构角度看,A股继续反弹向上,成了多数人的共识。招商证券认为,当前主要指数的估值很多都创下了历史新低,或者回到历史最低水平。这也使得很多成长领域的股息率也攀升至相对可观的水平。二月开始,随着流动性冲击逐渐化解,市场有望逐渐筑底回升,A股走成类似年的概率进一步加大。
中金公司则表示,A股市场经历前期调整后估值仍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节前受资本市场改革等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所修复。结合长假期间主要市场尤其是港股市场表现,以及较好的假期出行及消费数据,投资者情绪有望继续改善。
不过,国泰君安在看好短期反弹的同时提到,由于缺乏可持续的预期改善动力,市场底部出现到市场进攻机会出现的时机之间并不会很快吻合,短期市场超跌反弹后指数仍以震荡磨底为主。
02
千亿龙头又大跌
但对于CRO龙头药明康德来说,这一轮的反弹,显然与其无关。周一,药明康德以4.93%明显低开,开盘后继续震荡下挫,盘中一度跌超8%,收盘时仍大跌5.78%,成为当天千亿巨头中跌幅最大个股。
自1月26日股价跌停以来,截至2月19日收盘,药明康德已累计下跌超过30%,期间录得3次跌停。11个交易日,市值合计蒸发约亿元,最新为亿元。
港股药明康德跌的更多,1月26日以来的11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45.73%,其中2月2日当天跌幅就超过20%。周一,港股药明康德略有企稳,上涨了2.82%。
03
股吧里炸锅了
这样的“别人大涨我大跌”,显然让药明康德的20.28万户股民很郁闷,在股吧里,埋怨的人比比皆是。有人说要不是大盘撑着,周一估计又得跌停了;也有股民说行情来了,药明康德却在大跌特跌;还有股民表示只股票上涨,自己却是亏的。
或许也因为股价表现与大盘的迥异,药明康德也成了个股人气榜的“另类”,即在别人大涨登上人气榜时,其却跌上了人气榜,且高居第2位。
04
公司再发澄清公告
至于说药明康德近来的大跌,无外乎与境外的利空消息密切相关。而针对此事,药明康德已2次发布澄清公告。
2月18日晚,药明康德就外围的利空消息,再次发布公告进行说明和澄清。而此前的1月26日晚,药明康德就已发布过澄清公告,并分别于1月29日晚和2月4日晚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和《关于澄清事项的进一步公告》,就利空事项进行了说明和澄清。
05
机构、外资集体卖出
从2月19日药明康德的龙虎榜数据来看,其中沪股通席位和机构席位均呈卖出之势。其中沪股通席位在买入3.87亿元的同时,卖出17.58亿元,即净卖出13.71亿元。还有3家机构席位现身卖出前五席位,合计卖出金额5.49亿元。
06
CRO冲高回落
受药明康德带动,周一CRO板块也是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行情,盘初一度大涨近3%,盘中又出现翻绿行情,至收盘涨幅为1.47%。个股而言,阳光诺和跌超5%;美迪西跌超4%;义翘神州跌超3%;皓元医药、九洲药业跌超2%。头部公司也表现分化,除了药明康德下跌外,泰格医药也下跌收盘;而康龙化成和凯莱英则上涨收盘。
07
医药股值得配置?
事实上,在周一A股“开门红”的背景下,医药股整体表现一般,医药商业、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等均位于行业涨幅榜末尾。而医药生物指数周一则是下跌了0.63%。
虽说近期医药生物指数也在反弹,但自年2月18日创下.81点历史最高点后,迄今的3年时间,医药生物指数仍回撤超过50%。
随着医药股的长时间大幅度回撤,当前市场上建议配置医药股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至少从医药板块自身来看,就有以下3方面利好因素:
一是医药板块的整体估值已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医药生物板块的最新市盈率(TTM)为24.68倍,市盈率百分位6.81%,即当前估值只比历史上6.81%的交易日要贵。
二是公募基金正在增加对医药股的配置。从此前刚刚披露完毕的公募基金年四季报来看,公募基金继续买入医药生物,行业投资市值占比环比增加了1.33个百分点,而年三季报时则环比增加1.1个百分点。
三是医药板块的业绩逐步向好。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医药生物股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下滑9.07%,但下滑幅度较第二季度收窄4.24个百分点。再往前,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收窄14.22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较年第四季度同样大幅收窄。
华宝基金张金涛就从3个逻辑认为医药生物的布局窗口期已经到来:一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仍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意味着医药生物板块将保持成长性;二是-年开始的药品审批体系改革,年开始的集采、医保谈判改革模式基本上定型,这意味着医药生物产业处于利空出尽、行业展现自己成长性的阶段;三是医药板块近期的回调,已算是对年三季度业绩和四季度业绩预告的充分修正。
当然了,也有投资人士表示,在经历大幅度回调后,医药板块想要直接反转的难度很大,要做好继续磨底的准备。其中业绩能否持续验证、A股人气能否复苏等都会成为关键因素。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