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B2C医药电商行业研究龙头企业具备规模效
TUhjnbcbe - 2024/8/22 22:47:00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旷实,罗佳荣,叶敏婷)

一、B2C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有多大?

(一)政策梳理:从鼓励到规范,政策导向趋严

政策推动下,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一致性评价、《药品管理法》修订,到医药集采、医保支付改革等,杜绝“以药养医”、推进医药分开是大势所趋,处方外流的确定性高。医药电商以便利性、选择的多样性成为处方外流的重要渠道。根据米内网,年我国线上药店销售额(药品+非药)达到亿元,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线下药店之后的第四大销售终端。在消费者需求的驱动下,医药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疫情进一步推动了医药零售的线上化进程。手握销量和流量,医药电商平台已经成为国内医药流通领域重要环节之一。

商业模式看,医药电商行业仍然处在摸索阶段,互联网的流量为王、流量变现等特点和医药的严肃、社会公共事业属性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因此政策上对行业发展的态度较为谨慎。网售药品(OTC+处方药)的政策经历了从禁止到放开,再到严格规范的曲折演变。具体来看,网售OTC的限制逐步放开,但处方药的线上流通经历了政策上的反复。

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禁止处方药、非处方药(OTC)的线上销售;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放开OTC的网上销售,但网售处方药仍然被明令禁止;-年先后两版《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中均明确规定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直到年修订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才开始允许网售处方药,并坚持线上线下销售一致原则。同年,《征求意见稿》修订的第三版也给网售处方药松绑,允许有条件放开网络销售处方药,叠加疫情催生大量线上购药需求,行业加速发展。

由于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模式,年下半年开始,政策对网售处方药开始收紧,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但并未改变网售处方药的大趋势。年9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出台,靴子落地。办法再次在政策层面肯定了网售处方药,大趋势仍然是围绕“线上线下一体化”原则持续推进规范化。具体内容看,办法主要涉及四大方面:

(1)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对网售药品的企业主体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强调药品网售全流程的服务环节的完善,包括药学服务、药品追溯等等,进一步明确网售药品企业的责任。(2)压实药品网络销售平台责任,对医药电商平台在售药流程、监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要求。包括:配备药剂师、对网售药品全流程留存记录、履行对网售药品企业的监管职责等等。将网售药品的流程进一步与线下售药趋同,落实了平台主体责任,强调平台作为第三方监管的职责和义务,有助于平台合规整改、有序发展。

(3)明确处方药网络销售管理,对网售处方药做了单独的、更严格的要求。包括:实名制、处方不可重复使用等等。“先方后药”对平台在前台的处方药展示、销售转化逻辑造成一定影响,具体落地措施对平台造成的影响还需到12月正式实施后观察。(4)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将监管职责落实到各级监管部门,将上层政策导向落实到具体实施层面,有助于推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根据各自官方App,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两大头部平台在处方药销售方面目前均已形成了完善的“线上复诊——医院执业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购买处方药”流程,在《办法》落地前就已经针对大部分条款落实了合规整改,整体实现了平稳过渡。截至年10月底,仅有新增的对前端展示、销售环节的要求尚未实施相应调整,预期在12月《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后,能看到头部平台做出相应调整。

除了处方药限制外,线上购药的另一大限制来自于无法医保报销。我国医保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化程度低,十四五健康规划明确指出,医保支付一定要流向实体机构或平台。药品报销方面,部分城市正参与试点,医保正尝试打通线上电商,并通过O2O方式配送药品,核心宗旨仍然是必须是实体机构(线下药店)接入医保,目前尚未实现规模化。因此,短期内无法医保报销或是限制医药电商天花板的一大因素;但长期来看,医保如若能够打通线上平台,市场空间或将大幅提升。

政策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政策端对医药电商,尤其是网售处方药进行了严格规范,这一方面再次肯定了网售处方药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方向,加速长尾企业出清,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中短期看,由于监管难度高、工作量大,且《办法》虽然正式推出,但12月才会正式实施,后续需要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B2C医药电商行业研究龙头企业具备规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