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9.19%;归母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8.91%;是完全符合预期的。
其中,值得庆喜的是,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速转正,第二季度公司收入增速恢复到20%附近。
在医药投融资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公司现金流十分稳健,尤其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销售回款情况明显好转。
为保证创新产出,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0.5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23.31亿元。研发投入费用比净利润还要高。
行业基本情况
医药行业具有弱周期性、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壁垒、严监管等特点。
机会: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加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药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风险: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和竞争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医药研发、医疗保障等政策持续动态调整,药品集中采购步入常态化、制度化,生物医药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研发、人力、生产等各项成本不断上涨,整个医药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期讨论的比较热闹的医药腐败问题,从公布的名单来看,基本属于系统性的问题,很多销售渠道需要推倒重来。
但对于医药龙头公司来说,只要抓住大的框架,其实更透明的监督多是利好,包括:
1、人类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决定了医药的长期需求;2、医保基金紧张+保障普通民众基本医疗,决定了医药商品走量不走价;3、从商业的角度,好的药物有两个特质,一是单价高频次低,二是单价低频次高。后者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增厚资产,前者拔高收益弹性提升估值。
业务基本情况
公司层面,虽说大趋势是仿制转创新,但仿制药收入依然占大头。
两点观察指标,一是营收占比,二是毛利率情况。
23上半年仿制药收入大致在62亿元,占比55.6%(比例是62%),仿制药占比继续下滑,明年有望低于50%。同比仿制药收入基本持平,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大致在±10亿元左右。
报告表示:
仿制药集采对销售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第二批集采涉及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醋酸阿比特龙片因多数省份集采续约未中标及降价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减少5.23亿元,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产品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减少5.78亿元毛利率方面,相较去年同期的83.5%,似乎也有了一点触底的迹象。
继续维持在恒瑞医药(上)—仿制药集采压力释放如何?一文中的判断不变:
短期内(1-2年内)公司收入依然会受到集采带来的营收压制影响,但最激烈的过程已经过去,预计年后续仿制药集采对公司业绩影响将逐渐消退。再来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