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西南证券年5月发布报告:《医药行业2年年报及年一季报总结:业绩持续分化,看好医药行情》,PDF报告共页。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西南证券)
精选报告来源公众:
报告摘要如下:
CXO、零售药店、医疗器械等板块2年业绩表现亮眼。
2年收入及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排名前三的子行业为CXO、零售药店、医疗器械。其中CXO板块维持高景气度,收入增速达61.2%,归母净利润增速达58.7%;零售药店板块1年受全国医保系统切换以及多地疫情反复下部分药品管控的影响,基数相对较低,2年受益于疫情放开后发烧感冒药、抗原检测盒以及防疫物资需求量的激增,收入端增速为0.2%,利润端增速为29.4%;医疗器械板块2年在高基数下依旧高增长,主要系新冠检测贡献增量,收入端增速为2.9%,利润端增速为20.5%。此外,医疗服务板块2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收入端增速仅为2.1%,但利润端增速达8.7%,系部分标的持续减亏,带动整体板块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Q1医疗服务摆脱疫情影响,积压需求释放推动利润端增速达.8%。另外,中药消费品板块2年收入端增速6.2%,利润端增速25.6%,得益于行业*策边际向好,在疫情冲击中展现较强韧性。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制药装备及耗材等业务上半年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放缓,业绩已逐步复苏。
医药行业投资回归本源,重点把握“三重”确定性。
2年疫情对市场影响反复,主题投资方面,主要是围绕新冠预防、检测、治疗等起伏。上半年热点从抗原检测到新冠相关药物及产业链演绎,下半年尤其是Q4回到新冠口服药、中药相关抗疫药物。2年先后经历在俄乌冲突、国内疫情反复散点、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下,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经历比较大的波动,核心资产估值和持仓回归均衡。未来持续看好医药反弹,重点把握“三重”确定性。
1)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差异化创新性品种比如BTK、HER2-ADC、PD-1/CTLA-4等靶点创新药陆续进入商业化放量阶段;创新器械包括多个手术机器人产品等陆续获批上市。此外,国际化是打开成长天花板,创新药械出海有望持续渐入佳境;
2)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C端消费性医疗复苏弹性较大,包括中药消费品、民营专科医疗服务、早筛等。院内药械需求复苏包括院内处方药、耗材、血制品、常规疫苗接种需求等;渠道端包括医药分销和药店复苏;
)确定性之——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UVL事件后,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