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药股又大跌了,抄底还是快逃
TUhjnbcbe - 2023/10/16 16:55:00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资本市场的记忆确实比较短暂。

犹记得几个月前,市场讨论的热点还是热门赛道估值会不会过高?新能源、医药还能不能买?转眼间,在经历了几波调整之后,大家又开始问:新能源、半导体、医药板块还可以逢低买入吗?

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来了一次“开门黑”。1月4日,A股全天都处于震荡走势,沪指跌0.2%报.33点,深成指跌0.44%报.31点,大盘勉强撑住,创业板指则直接跳水,大跌超2%。

放眼市场,各类赛道股集体大跌,CRO、芯片、锂电池、光伏等板块跌幅居前。迈瑞医疗跌逾10%,药明康德跌超8%,宁德时代盘中一度跌超4%,凯莱英、法拉电子跌停,盛新锂能、禾望电气等接近跌停。

这个场景,说哀鸿遍野一点不为过。

但要真为此乱了方寸,倒大可不必。

怎么又双叒跌了?

从年12月以来,全市场的震荡,热门赛道的“大跌”,来了不止一波了,小散们倍感焦心。

但A股的“老司机”见怪不怪了。

如果结合近两年的市场走势来看,今日的大跌其实不难理解,毕竟每逢岁末年初,都是机构调仓的重要时段。

而前面我们提到的这些个股,大多数都处于前两年领涨的板块。比如宁德时代在两年股价翻了四倍,期间一度涨近6倍,凯莱英两年大涨涨逾两倍,期间一度涨近四倍;药明康德、迈瑞医疗过去两年也暴涨一倍有余。

从这些个股当前的股价来看,前期暴涨之后,不免有些“高处不胜寒”。

但要说真有什么重大影响或者变故,还真没必要。只要基本面没出现重大变化,高估值板块回调是机构调仓时期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说道这个,咱们来聊聊大家最熟悉的“价值投资标杆”——贵州茅台。年初贵州茅台,绝对是价值洼地,每股不到块钱,总市值仅为1亿元,而对应年的亿元的净利润来计算,市盈率7.2倍。

但年A股牛市启动,茅台的股价立刻水涨船高,三年(年至年)股价暴涨.04%。

股价急速攀升后,贵州茅台股价在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股价进入调整期,年贵州茅台股价下跌逾14%,期间业绩却维持了30%的增长。后来的一系列事实证明,这次调整只是贵州茅台进入下一场股价“起飞”的蓄力。

急涨之后的短暂调整,只是对过快增长引发的市场“恐慌”的消化,在A股市场的历史中,只要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或下行趋势,调整期并不会很长,不少企业都曾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左右的盘整后,股价冲向了另一个高峰。

闲话医药股大震

话说到这里,肯定有很多老铁要问了,“调仓”也好,盘整也好,咱们也不能无动于衷,是卖出还是“抄底”?同步调仓怎么调?抄底哪个方向好?

去年12月份以来,A股市场涉及到的调整较多,新能源、光伏、医药等基本都受到了波及,所以我们也不好对哪只个股或者哪个板块具体下判断。今天只挑医药股来说一说。

这几年,医药板块的波动有目共睹。

一直以来,作为“刚需”的代表,“喝酒”“吃药”行情支撑齐了A股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年的“大放水”和“疫情催化”之后,国内医药产业一片欣欣向荣。

不过到了年,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之后,逻辑就开始出现了变化。一是因为集采,导致的潜在业绩风险;二是疫情期间业绩爆发不一定可持续,企业业绩增速会放缓;三是部分板块估值相对已经很高了;另外还有宏观*治因素等多重原因冲击,医药板块进入调整。

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估值降下来了,不正是抄底的好时候!但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个底怎么“抄”很关键。

该不该抄底医药板块?

还是老话,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适,医药股还是可以入的。

从行业来看,还是应该有限选择景气度高,受集采影响较小的领域,比如医药外包服务、连锁龙头企业,包括服务、药店、医美等机构、品牌中药、疫苗、医疗器械等。

比如医疗器械板块,相对于其他细分板块来说,医疗设备全面集采可能性极小,但它的行业空间大,需求量大、市场景气度高。

回望-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六年时间内已实现亿元的增长。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亿元,年约亿元,同比增长22%。从增速上看,年增速平均维持在20%左右,远超全球市场5%左右的增速。

根据毕马威的行业数据显示,医疗器械行业到年销售额将达到近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排名第二位,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5%,收入将超过亿美元。

但现阶段,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度还较低,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中,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单纯依靠仿制和外购器械零件组装来运营,只有少数大中型企业具有完整产业链生产研发能力。

在个股的选择上,还是应该优选老牌龙头和特色企业,但也须注意估值上的平衡与搭配,建议选择估值修复到位,经营有拐点的个股。

在中国市场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优质企业并不少,医疗板块也出现了很多高估。

比如最典型的恒瑞医药这种绝对龙头,最高的时候市值曾到超过六千亿,动态市盈率超过倍,但现在的估值接近腰斩;CRO龙头凯莱英尽管连续多月大跌,当前的动态市盈率仍然高达倍;药明康德目前的市盈率也超过77倍。相比之下,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迈瑞医疗52.2倍的动态市盈率就不算太高。

为什么我觉得迈瑞医疗潜力大?

虽然这段时间,市场对于迈瑞医疗的争议很大,从半年内出现两次单日跌幅超过10%就可以看出。有认为估值高的,有认为业绩增速会放缓的,但这些担忧其实都没有一个稳定的逻辑支撑,主要以猜测为主。

相反,笔者认为,首先,从基本面上看,迈瑞医疗并不具备“失控”以及股价长期下行的基础。

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实现收入合计.92亿元,同比增长20.72%,归母净利润66.63亿元,同比增长24.23%;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66.13亿元,同比增长20.25%,实现归母净利润23.18亿元,同比增长21.41%。

从年10月在A股上市至今,迈瑞医疗的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从未低于20%。

近年来,迈瑞医疗的净资产收益率-摊薄持续在25%以上,销售净利率则持续提升,年三季报时达到34.37%。

而且,从目前公司内部传达出来的信息来看,管理层对迈瑞医疗年四季度的业绩也是充满信心的。

据迈瑞医疗最新的调研记录显示,高管介绍,自年四季度开始国际疫情进入常态化,疫情相关订单开始逐季度回落,因此国际市场年同期的高基数压力已经基本缓解,预计国际市场年四季度增速将有所回暖。

同时,由于公司年在国际市场实现家空白高端客户的突破,超过了历年高端客户突破数之和,使得公司在全球范围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年上半年分别进一步实现了家空白高端客户和家高端客户协同销售的突破,未来国际市场的增长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从天花板位置来看,中国是迈瑞的母市场,也是全球范围最有活力的一个医疗基础市场。但是从体量上看,中国市场却只是冰山一角。

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总计0多亿元人民币,但全球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则有0多亿美元。以迈瑞年第三季度.92亿元营收为基础,即使达到普遍测算的-亿元年营收,尚不足中国本土市场规模的一成,相比全球,空间更广。

最后,从估值水平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4日,医疗保健设备行业平均PE27.68、PB10.17,迈瑞医疗作为龙头必然是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不过,考虑到迈瑞医疗近几年营收、利润均呈现较好的增长,和本身的产品体系完整、业务布局合理、以及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等情况,长远来看迈瑞的估值其实并不高。

尤其是增加骨科、内镜等新产品,将给迈瑞带来持续的收入利润增加。同时,迈瑞医疗收购HyTestInvestOy(以下简称“海肽生物”)及其下属子公司%股权的交易已顺利完成交割。

交割完成后,迈瑞医疗全资子公司迈瑞荷兰已经直接或间接持有海肽生物及其下属子公司%的股权,填补了国内在体外诊断上游顶尖原料领域的众多空白,迈瑞医疗也将补强核心原料自研自产能力,提升核心原料自制比例。

原料自制,可保障质量稳定、供应安全、成本优化,助力解决体外诊断上游原料供应“卡脖子”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药股又大跌了,抄底还是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