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第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连日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工作专班24小时高频调度,组织动员全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店和各区专班等部门,物流运输快字当头,统筹调拨精准发力,凝心聚力、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持续加大医药物资供给,全力保障市民用药需求。
一、多措并举,加快筹措医药物资。投放市场的疫情防治药品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一是工信部调拨以及兄弟省份的援助。药品短缺情况出现以来,得到了山东、河北、上海、江苏、山西、黑龙江、*等省份鼎立支持并收到了药品生产企业的货源,下一步,北京会拿出优势相对较大的本地品种援助兄弟省市。二是组织海外采购。市医药物资防疫专班组织企业加快全球采购,组织电商平台通过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的方式,采购进口药,缓解国内药品短缺压力。三是本市企业释放最大产能。全市13家医药企业可生产20余种相关药品,目前在产品种开足马力生产,18日的日产量较前日提升3倍。在国家医保局的支持下,已将6个品种纳入临时性医保目录。4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日产量提高至万人份。四是各区积极拓展货源开展自采。各区第一时间采取多种措施,扩大货源渠道,筹措药品。五是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多方采购、增加货源。国药、华润、九州通、上药爱心伟业、科园信海、美康永正等药品批发企业发挥了购销主渠道作用。大家齐心协力,形成了药品保供的强大合力。
二、精准调度,秉持科学合理分配原则。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根据当夜和次日到货情况每日调度,分析研判市场需求,制定分配计划,集中发出调令,按时间节点集中统一调拨医药物资。
调拨原则包括: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库存和调研情况,精准投放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零售药店等处;二是综合考虑药品功能主治、包装和规格,合理投放药品,适用于重症患者的用药优先配送至医院医院,适用于儿童的剂型优先配送至设有儿科门诊的医疗机构,对于投放至药店的大包装退烧药严格要求按需拆零销售;三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