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prilChen
目前国内创新药开发进展迅速,Licensein项目数量、金额、类型都在增加。既往这一模式多是促进了以Licensein为主的国内创新药企的快速发展,快速扩增研发管线,包括再鼎医药、云顶新耀、联拓生物等,而现在也有更多的国内传统药企通过这一模式加速布局新产品。而引进的项目也不只来自海外,伴随着本土创新药企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也成为licensein的热门选择。
01肿瘤领域依然热门
从疾病领域分布来看,年Licensein的项目和近5年来的情况一致,肿瘤领域依然是热门领域,神经科学、自身免疫等领域与近年交易趋势类似,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包括COVID-19疫苗和治疗药物在内的感染领域近年交易项目激增。除此之外,有更多的项目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适应症尚未公布。
▲年中国药企Licensein项目适应症分布
从受让方企业数量来看,年再鼎医药的Licensein数量最多,除了再鼎医药、云顶新耀、基石药业等一批以Licensein为主的国内创新药企继续引进项目外,石药集团、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传统药企也在通过Licensein加速创新转型,引进了来自海外或国内其他创新药企的项目。
▲年Licensein超过2个的中国药企
从授权方来看,大多数产品仍是来自海外,交易额也占总交易额的大部分,有约35%的项目授权方为国内创新药企,相对来说交易额更低。
年Licensein项目金额前5中国药企
02引进中国市场或全球开发
今年,再鼎医药是国内Licensein最多的公司,研发管线一直都以肿瘤为主,其中四个引进的处于临床阶段的肿瘤项目交易额,位居中国药企引进项目交易额的前列。
1月11日,再鼎医药与TurningPoint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就TPX-达成合作,获得TPX-在大中华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TPX-是一种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其全新的大环结构可抑制MET、CSF1R和SRC基因靶点突变。
6月1日,再鼎医药与Mirati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就小分子KRASG12C抑制剂adagrasib达成合作,获得在大中华区研究、开发、生产及独家商业化的权利。
6月16日,再鼎医药宣布获得MacroGenics公司4个基于CD3或CD47的双特异性免疫肿瘤分子在亚洲或全球范围内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11月9日,再鼎医药与Blueprint订立许可及合作协议,引进BLU-和BLU-两款高选择性、强效的第四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其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的权利。与再鼎医药此前引进的项目类似,这些项目在海外基本已经进入II期,有了初步的疗效数据,获得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以支持其快速在中国上市。
中国药企的Licensein也开始走向全球权益,例如创响生物2.3亿美元引进和*医药的4款自身免疫小分子创新药,云顶新耀以5.61亿美元引进中国抗体/信诺维的新一代BTK抑制剂,百济神州7.72亿美元引进维立志博的差异化LAG-3抗体等,这些有能力开发海外市场的公司期望能将真正更为创新的产品进行全球开发。
03RNA疗法布局加码
从海外licensein的项目中,新的技术一直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