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
进入12月,鲁商发展(.SH)过山车式的股价终于有所平息。自10月18日起,鲁商发展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涨停,近1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89.61%,从每股4.13元一路到达10月28日达到7.94元/股的高峰,短期内涨幅巨大已经明显偏离上证A股指数走势。就在鲁商发展的股价即将突破8元时,股价又再次遭遇了“过山车”式的直线下滑,三个交易日内跌至5.96元/股,截至12月2日收盘,鲁商发展的股价持续降至5.23元/股。
鲁商发展的股价波动,肇始于一支玻尿酸。
“玻尿酸”搅动
对于此次的连板,市场热议与鲁商发展此前公布的一则收购公告有着重大关联。10月1日,鲁商发展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快健康产业的发展,公司拟收购山东焦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取得焦点生物的控制权。公告显示,焦点生物于年才成立,它的主要业务就是生产和销售透明质酸产品,即玻尿酸,目前产能吨/年。截至年6月底,标的公司总资产万元,负债万元,净资产万元,营业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
参照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的招股书数据,年度、年度、年度及年1-3月,华熙生物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7.22%、75.40%、79.94%和77.51%,盈利能力极高。而相关数据显示,焦点生物为年继华熙生物之后全球第二大透明质酸原料销量企业,这也成为了鲁商发展股价暴涨的主要原因。
然而,面对突然猛增的股价,鲁商发展却接连发布公告意欲撇清其与“玻尿酸”的关系。鲁商发展10月28日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表示,“公司拟收购山东焦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收购事项推进过程中,与交易对手方在交易价格、收购比例等相关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交易继续推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交易存在较大终止风险”。同时,“收购标的公司规模较小,所处行业存在较强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性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而标的企业净资产仅为1.06亿元,整体规模较小,下游客户对标的公司产品的需求量空间有限,因此后续的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压力较大,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下降。”
进军大健康产业
在股价大幅波动之时,鲁商发展仍在不断强调房地产业务的地位,其先后在10月23日和28日,两次风险提示中均有强调“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仍为房地产”。
公开资料显示,鲁商发展更名前为“鲁商置业”,于年借壳“ST万杰”上市,此前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房地产公司。其大股东为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山东国资委,受制于大股东的战略发展,鲁商发展长期局限于山东本土。
年12月底,鲁商发展将其持有的泰安、东营与东营三地的地产开发子公司合计作价8.06亿元转让给控股股东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受让了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福瑞达医药%股权。自此,鲁商发展进入了大健康产业,并于今年6月初,名称由“鲁商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鲁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也由“鲁商置业”变更为“鲁商发展”。
目前,鲁商发展的房地产销售业务规模仍处于百亿量级,年鲁商发展全年共实现合同销售额.09亿元,销售面积.15万平方米。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鲁商发展共实现合同销售额69.58亿元,同比增加33.37%,销售面积68.7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5.39%。
今年前三季度,鲁商发展共实现营业收入70.08亿元,同比增长28.45%,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7.53%。但公司直言,由于济宁、青岛、临沂、泰安、哈尔滨等项目本期交付,相比去年同期结算增加影响所致,后续业绩的持续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鲁商发展房地产销售业务贡献的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虽然上半年化妆品业务取得67.05%的较大增幅,但由于其基数较小,贡献收入仅占营收总额的3.78%。早在今年10月22日,鲁商发展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也指出,“公司医药、化妆品等非地产类业务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2.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29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28.72%,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贡献相对较小,不会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房地产业务收成不佳
虽然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最高,但毛利率却远低于其他业务,且在行业内也处于较低水平。今年上半年,鲁商发展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3.65%,远低于酒店、药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业务的毛利率。同时,鲁商发展房地产业务毛利率受销售地区影响较大。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鲁商发展的省外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省内销售收入。上半年鲁商发展山东省内销售收入为15.92亿元,同比减少15.36%;省外销售收入为17.19亿元,同比增加.48%。其中,山东省内房地产销售的毛利率为19.53%,同比增加0.26个百分点,而省外仅为8.2%,同比减少1.18个百分点。
关于山东省内房地产业务毛利率较低问题,鲁商发展曾经遭到上交所的问询。问询函指出,鲁商发展年营业成本为64.7亿元,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为14.03%,其中山东省外毛利率仅5.6%,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鲁商发展的回应为:所开发项目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产品也以刚需住宅为主,所以造成毛利率偏低。如今省内收入下降,意味着省内相对高毛利项目的销售下滑,未来公司的综合毛利或将进一步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从年借壳上市到年的十年间,鲁商发展的营业收入从25亿增长为88亿,增长了约3.5倍,但净利润却从4.4亿元下降到年的2.35亿,十年间并无明显起色,净利率也持续处于下降状态。此外,鲁商发展以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为由,上市十年仅在年实施过一次金额为0.5亿元的现金分红。
盈利不佳的鲁商发展,却背负着比大多数同行高的负债。其负债过高,一方面是由于上市之初,重组中资产负债较高,导致了鲁商发展先天负债率较高。另一方面,受制于股东战略发展,鲁商发展的项目多位于山东省内。而早期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多以去化为主,并不追求周转率。鲁商发展薄弱的资本实力,不足以支撑公司的周转,因此鲁商发展只能凭借频繁地借款来进行买地与开发。债务增加的同时,鲁商发展融资所支付的利息也随之增加,净利润被再次压缩,循环往复,鲁商发展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鲁商发展的负债总额为.29亿元,其中有息负债为.96亿元。调整后的资产负债率为91.1%,较年初略降约0.4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24%,较年初增加约36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处于行业高位。
房地产业务不顺利,资金同样陷入困境。近五年来看,鲁商发展调整后的现金比率基本在0.10上下浮动,年的最高值也不过0.17,远低于行业均值。三季报显示,因公司本期获取土地集中支付款项影响所致,鲁商发展经营现金流同比下跌.39%至-65.97亿元,调整后的现金比率再降至0.05,这对于负债高企的鲁商发展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鲁商发展调整后的速动比率在近五年来也处于低位,年至年鲁商发展调整后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25、0.3、0.45、0.43及0.43。年第三季度鲁商发展调整后的速动比率降至0.34,同比下降22.7%,短期偿债能力持续弱化。
此外,鲁商发展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货币资金+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预收账款)/全部债务”也在不断下降。截至年第三季度鲁商发展“(货币资金+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预收账款)/全部债务”指标为0.6,略有上升,综合来看整体偿债能力并不乐观。另据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投资协会、第三方绿色评级机构标准排名和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旗下《财经》杂志联合调研编制的《中国房企绿色信用指数TOP50报告》显示,鲁商发展也未上榜。
房地产虽为主业,但整体收成不佳,鲁商发展不得不谋求其他发展路径。从房地产到大健康,这支“玻尿酸”能否提升鲁商发展的业绩,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