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级中药学本科生
王怡在SCI杂志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近日,药学院级中药学本科生王怡在曾念开教授的指导下,在国际知名的分类学杂志Phytotaxa上以“ThegenusHourangiainChinaandadescriptionofAureoboletuserythraeussp.nov.”为题发表第一作者论文。
厚瓤牛肝菌属基于28S、ITS和TEF1联合分析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
该论文在广泛采集真菌标本的基础上,采用形态解剖和分子系统发育相结合方法,同时结合生态特性、地理分布等特征对中国的厚瓤牛肝菌属HourangiaXueT.ZhuZhuL.Yang和金牛肝菌属AureoboletusPouzar真菌进行研究。其主要成果为:1)以28S、ITS和TEF1三个基因片段进行联合分析,构建了厚瓤牛肝菌属的分子框架,并发现该属在中国至少有5个系统发育种;2)描述了3个真菌新物种,分别是密鳞厚瓤牛肝菌HourangiadensisquamataN.K.Zeng,YiWangZhiQ.Liang、膨盖厚瓤牛肝菌H.dilatataN.K.Zeng,YiWang,S.JiangZhiQ.Liang和红柄金牛肝菌AureoboletuserythraeusN.K.Zeng,YiWangZhiQ.Liang;同时发现了2个海南新记录种即芝麻厚瓤牛肝菌H.nigropunctata(W.F.Chiu)XueT.ZhuZhuL.Yang和美丽金牛肝菌A.venustusFangLi,KuanZhaoQingLiDeng,并根据新近采集的标本对它们进行了重新描述;3)澄清了一些分类学错误,如过去在中国鉴定为小果厚瓤牛肝菌H.microcarpa(Corner)G.Wu,XueT.ZhuZhuL.Yang的标本实为本论文发表的新种膨盖厚瓤牛肝菌H.dilatata,小果厚瓤牛肝菌在中国是否有分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在中国一些鉴定为美丽金牛肝菌A.venustus或美丽牛肝菌参照种A.cf.venustus的标本实为本论文发表的新种红柄金牛肝菌A.erythraeus。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为牛肝菌的可持续利用、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厚瓤牛肝菌属和金牛肝菌属真菌的野外子实体照片a–c密鳞厚瓤牛肝菌;d–f膨盖厚瓤牛肝菌;g–k芝麻厚瓤牛肝菌;l–n红柄金牛肝菌;o–q美丽金牛肝菌。
该论文的发表,得益于王怡同学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在大二的时候便加入曾念开教授的研究组。在课程多、时间紧的情况下,她利用中午、晚上、周末等时间,参加了研究组的野外考察、分子实验、生物信息学分析、形态解剖等研究工作,并自己撰写了英文论文。
王怡同学在进行牛肝菌显微研究
本研究特别感谢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No.ZDYD)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的资助。这些项目使得像王怡这样的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为她们动手能力的提高、科学思维的培养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图文:药学院
排版:王梓霖
初审:*美琴
终审:闵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