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畜牧兽医人员职称评审新条件,附国家级核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够治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去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意见》强调,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在保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的同时,增设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一起来看,农业技术人员评职称要满足哪些条件?

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二、热爱“三农”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作风端正。

三、身心健康,具备从事农业技术相关工作的身体条件。

四、按照要求参加继续教育。

五、农业技术人员申报各层级职称,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农业技术员

1.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完成技术辅助性工作的实际能力。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具备大学专科、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具有独立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能够处理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性技术难题。

3.能够向群众传授本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一般性技术指导或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4.具有指导农业技术员的能力。

5.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本系列员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备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学历,取得本系列员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

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

1.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具有独立承担本专业范围内较复杂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结合农业农村生产情况,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3.参与农业农村科研或推广项目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重大灾害处置、重要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行业发展规划编制、*策法规制(修)订、技术标准和规程制(修)订、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技术咨询报告撰写、技术培训教材编写等;或能够结合农业农村生产实际制定技术工作规划、计划,并参与推广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作出成绩。

4.具有指导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的能力。

5.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本系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本系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4年;或具备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学历,取得助理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

1.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解决农业农村生产中的复杂问题或重大技术问题。

3.取得相应中级职称后,业绩、成果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承担研制开发或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

(2)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的农业农村重大工程、计划、项目等在本领域被广泛认可,或在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任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重大灾害处置、重要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或作为主要编写者,参与编写的农业农村重大*策法规、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规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咨询报告、技术培训教材等在本领域被广泛认可;

(4)发表的本领域研究成果,受到同行专家认可。

4.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指导中级职称技术人员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5.具备博士学位,取得本系列中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本系列中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畜牧师、正高级兽医师)

1.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科研水平、学术造诣高或科学实践能力强,全面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引领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取得重大理论研究成果或关键技术突破,或在相关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推动了本专业发展。

2.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业绩突出,能够主持解决农业农村生产中的复杂问题或重大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取得相应副高级职称后,业绩、成果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研制开发或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得到大规模应用;

(2)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3)主持的农业农村重大工程、计划、项目等在本领域被广泛认可,或在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任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重大灾害处置、重要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作用,或主持编写的农业农村重大*策法规、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规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咨询报告、技术培训教材等在本领域被广泛认可;

(4)发表的本领域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评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4.在指导、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能够指导相应副高级职称人员或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5.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本系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1.长期在县乡及以下农业农村一线和各类涉农企业从事技术推广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

2.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领域前沿发展动态,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或重大技术问题。

3.取得农业系列副高级职称后,业绩、成果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等得到大规模应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2)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

(3)指导实施的农业农村技术推广重大工程、计划、项目在本领域被广泛认可,或在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任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重大灾害处置、重要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中发挥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作用,或主持编写的技术推广规划、技术标准和规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咨询报告、技术培训教材等在本领域被广泛认可;

(4)能够为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重大灾害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在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发展繁荣、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4.在指导、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能够指导相应副高级职称人员的工作。

5.一般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本系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相关工作满5年。

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年限等要求,业绩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可由2名以上同行专家推荐破格申报,具体办法由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另行制定。(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畜牧兽医类省级国家级核心专业期刊中高级职称评定认可期刊

期刊名称级别收录周期备注《兽医导刊》省级知网3个月重点推荐《今日畜牧兽医》省级知网3个月重点推荐《当代畜禽养殖业》省级知网3个月重点推荐《畜牧兽医科技信息》国家级知网3个月重点推荐《畜牧兽医科学》电子杂志国家级知网2个月《湖北畜牧兽医》省级知网2个月《畜禽业》省级知网2个月重点推荐《中国动物检疫》国家级知网6个月重点推荐《猪与禽》国家级知网5个月《养殖与饲料》国家级知网3个月《中国畜禽种业》国家级知网3个月《中兽医学杂志》省级知网4个月《现代畜牧科技》省级知网4个月重点推荐《中国兽医》核心知网8个月重点推荐《中国饲料》核心知网8个月《黑龙江畜牧兽医》核心知网8个月重点推荐

注:以上期刊仅为本公司部分推荐期刊,均可写发操作。

附:投稿论文通用要求(仅供参考):

1、来稿报道成果要有创新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全文不超过字(含图、表、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或其它项目请在来稿中注明(在首页以脚注表示)。

2、稿件请按GB-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学术论文的规定撰写。论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的英译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3、论文题目应简练并准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少用副标题。

4、中文摘要不少于字,以第三人称写。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与中文对应,注意人称、时态和语言习惯,以便准确表达内容。

5、前言包括国内外前人相关工作(引文即可)和本工作的目的、特点和意义等。科普知识不必赘述。

6、文中图表应力求精简,同一内容不得用图表重复表达,要有中英文对照题目。图应大小一致,曲线粗于图框,图中所有字母、文字字号大小要统一。表用三线表。图表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

7、计量单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SI)。论文中物理计量单位用字母符号表示,如mg(毫克),m(米),h(小时)等。科技名词术语用国内通用写法,作者译的新名词术语,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需注明原文。

8、文中各级标题采用1,1.1,1.1.1的形式,左起顶格书写,3级以下标题可用(1),(2)……表示,后缩2格书写。

9、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应标明其大小写,正斜体。生物的拉丁学名为斜体。缩略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全称,括号内给出英文全称和缩略语。

10、未公开发表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可在出现页以脚注表示。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常见文献书写格式为:

期刊:作者(外文也要姓列名前).论文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图书: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页~止页.

会议文集:作者.论文名[A].见(In):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单位),年.起页~止页.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报告:作者.论文名[R].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来源:智易期刊采编部)

看完请您分享到朋友圈,把好文章推荐给朋友,希望您在文末点个“在看”,让更多人一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