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万利富达9月报岁寒知松柏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市场综述

近期,A股处于调整阶段,多个行业经历了10%-20%的回撤,包括消费、医药等行业内的多个细分领域。整体来看,我们的产品略有回撤,调整幅度处于1%-2%之间,基本与上期持平。从全年来看,年万利富达的所有产品依旧取得了超越沪深指数的回报。往往在市场出现局部调整的时期,我们组合配置的均衡性就能发挥作用。例如,在这次的市场调整中,白酒指数的最大回撤10.32%,调味品行业的最大回撤约22.86%,医药指数的最大回撤16.87%......而通过“5+X”的非相关性配置,我们的组合实现了很小的回撤。13年来,投资人和合作伙伴对我们是高度信任的,我们也始终抱有着强烈的“受托人责任感”,我们不会、也不愿以客户的资本,参与到任何的博弈中,致使组合失去均衡性和非相关性。追求共赢,一直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座右铭。每当市场出现波动,悲观情绪就会四处传递,而我们始终主张用聪明的方式去承担风险,因为短期的涨跌有很强的随机性,但这并不改变我们精选企业本身的优良质地,而主动承受这些短期扰动,换回的却是未来大概率会发生的、丰厚的长期回报。对于奉行长期主义的投资者来说,优质企业的股权就像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当出现打折出售的情况,我们自然应该更积极地执行买入决策。拉长看未来10~20年,在中国未来的大类资产比拼中,我们对权益类资产的优质表现始终有着充实的信心,甚至会成为优质企业股权的“独角戏”。而对于投资人来说,提前用合理和低估的价格布局中国的优质资产,将会成为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最佳方式。二、隐形的杀手年9月20日晚间,舍得酒业发布公告,自9月22日起公司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名称变更为“ST舍得”。此次舍得被ST并非主营业务出现重大问题,而是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暴露。早在年8月舍得就已发布《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自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事项的提示性公告》称,年至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天洋集团及其关联方存在通过蓬山酒业对舍得酒业所形成的关联方非经营性应收款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目前尚未收回资金约4.7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66%。其中,本金为4.4亿元,资金占用费为万元。在8月公告时,天洋集团及其关联方承诺,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资产抵质押等各种融资方式,于年9月19日前,将前述欠款及相应资金占用费全部归还舍得营销公司。而9月19日晚间,资金占用方已实质性爽约。天洋集团年通过沱牌集团的股权改制,溢价收购并持有沱牌集团70%股权,从而成为舍得酒业间接控股股东,在此以前,天洋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在这起典型的案件中,上市公司主体的经营并未发生重大变化,舍得集团同时拥有大量有价值的基酒储备,但这些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的数据都不能让投资者防范到风险。由此可见,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和对公司管理的重视,是在估值体系之外,值得强调的重要环节。失去制衡的权利架构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竞争的失败,其中两类常见的原因分别是:1)实控人亦即大股东的战略失误;2)职业经理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冲突。当实控人或经理人意图做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事情时,我们就应当引起警觉。外延式并购经常导致企业陷入财务泥潭,多元化经营永远是大部分企业的魔咒。我们很难想象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下的喜诗糖果会宣布并购一家珠宝企业或是核电企业,然而这样的悲剧却在世界范围内多次上演。一提起秋林品牌,人们往往会记忆起松花江畔,浓浓的苏联风味,红肠还有格瓦斯。秋林作为一个存在了百年的食品品牌,拥有足够的品牌认知度和经久不衰的特色产品。然而,ST秋林却因为追求盲目的收购来虚胖自己的营收和利润而最终陨落,造成了企业的衰败。甚至在财务游戏被终结之前,年秋林集团还披露公告,称拟自筹或募集8亿资金成立秋林宏润核装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主营核电管道,高压容器核电设备的研发。这种悲剧的背后,都是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

表1企业治理结构的要素

公司治理缺陷最终有可能成为杀死公司的致败因素,且是在财务报表中隐形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去分析公司的治理能力。我们相信,好的公司治理体系应当从分润制度、股权架构、激励制度、管理规章、企业文化等层面进行考察。公司治理最好的解决方式是用制度管住人。在此前提下,如果管理层履历表明出高层管理人员对业务的专业与专注,那是值得庆幸的事。三、疫情、出口和人民币升值今年2~4月份,当时的全球疫情处于持续快速蔓延阶段,全球经济面临停摆危机,无数企业经历了破产潮、倒闭潮,全球股市恐慌,新冠疫情实实在在地触发了一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至暗时刻”。如果回头复盘,有心的读者和投资人可以发现,在当时这般的“至暗时刻”之下,我们在月报中提出了两个鲜明的观点。

1)买入中国正当时

“不管是疫情之下,还是创业板火热之时,我们始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