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千亿肥西”正在树立新的雄心,在全国千亿县、长三角县域、全国县域经济竞争新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
定好发展方位,走向全新的赛道。
又是第一!
在年上半年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经济运行考核得分情况结果中,肥西县综合评价得分和地区生产总值均排五县(市)第1位,再一次占据热搜榜。
年以来,肥西县聚焦产业新赛道,围绕合肥市“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地标性产业,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全链条、高端智能制造和产学研一体化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年时间,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地,肥西战新产业的朋友圈辐射半径越来越大,奔跑也越来越飞速。面向未来,“千亿肥西”正在树立新的雄心,在全国千亿县、长三角县域、全国县域经济竞争新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定好发展方位,走向全新的赛道。
肥西为什么能?
竞争力:产业集群撑起经济“脊梁”
10月12日,派能科技10Gwh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合肥肥西经开区紫云湖片区开工。项目总投资5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亿,这标志着又一年产值百亿项目在肥西按下“开工键”,这一项目更是弥补了合肥市储能电池领域的空白。
就在20多天前的9月20日,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论坛上,肥西县“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专题推介会成功举办,肥西县政府与8家企业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亿元。
“上游材料有金力、上海派能,汽车安全有全球龙头均胜安全总部,压铸机生产有力劲科技,整车有江淮,还有安道拓、华霆动力等强大的汽车配套企业。”肥西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张琳对肥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如数家珍。
在她带领的团队成员里,每个人脑中都有一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图,链条上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更是深刻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因为这是他们招商的重点企业。
明确产业方向,围绕产业赛道抓龙头,利用龙头企业链接上下游,这成为肥西招商的制胜法则。年4月,肥西县印发《加快新能源汽车全链条、大健康、高端智能制造三大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政策上明确支持三大产业发展,奠定县域经济发展主基调。
走进TCL冰洗产业园,这个占地近千亩的企业在肥西已经投产8年。年,为巩固在黑色家电市场的地位,扩展白色家电业务,在全国各地千挑万选后,TCL集团将目光聚焦当时已是全国百强县的肥西,成立TCL白家电(合肥)产业园,并在肥西建设白色家电全球唯一的制造基地。
在这里,世界一流的高端冰箱、洗衣机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正在形成,8条生产线,可实现年产能冰箱万台、洗衣机万台。“集团年产值超40亿元,相比投产初期翻了一番。”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荣升介绍说,“TCL的目标是要在肥西建设成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冰洗家电产业园。”
同样落户肥西的美的、格力等生产基地也纷纷发力,形成同行业集聚“磁场”,正以一股磅礴之势推动肥西高端制造业的迅猛前行。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和高端智能制造是基于肥西深厚的产业基础,那么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在肥西则是实现了弯道超车。
为什么肥西敢做大健康?这得益于肥西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
年12月18日,安徽省知名医科高校——安徽医科大学新校区项目正式在肥西县新片区开工建设,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91.2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亿元。这意味着,一个高水平医科人才与科研策源地落地肥西,建成后不仅将为合肥市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将更大助力肥西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除了学校,以“手”医院新区主体大楼正在环抱肥西,它将与复旦大学共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这是安徽省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通过医院管理、技术和品牌“三个平移”,打造国内一流医院。
在医疗健康资源快速集聚的同时,一批生物医药企业也不断汇聚于此:亿帆医药、恩瑞特、华润神鹿等5家药品生产龙头企业、11家药品流通企业、近家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相关的企业皆布局肥西。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挂牌,这为肥西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启了重要引擎。如今的肥西,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阔步迈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三大战新产业正以报团之姿,呈“三足鼎立”之势,撑起肥西经济发展的“脊梁”。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在肥西,我想要的这里都有,我想要的这里都能提供,来肥西,有信心!”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平台载体的强力支撑,与肥西主导产业“三足鼎立”同步壮大的,是县域发展平台载体的不断升级。
支撑力:多级平台打造产业高地
“我们打算在肥西设立分区域中心,覆盖杭州、台州、武汉等周边地区”,重庆安道拓安徽区域负责人李治国介绍,“我们当初选择肥西,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优势,更看好肥西的未来发展潜力。”
作为一家全球汽车座椅总成及零部件企业,年4月落户肥西后,目前主要承接蔚来汽车等知名品牌的订单。“我们在合肥的整个业务量非常稳定,截至今年8月份,产值已经超过8亿元。”李治国说。
促进像安道拓这样优势零部件企业落地,提高本地配套率,是肥西经开区做大“产业蛋糕”的专业打法。为了抢抓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工厂及蔚来汽车总部落地的有利契机,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作文章,发挥中派片区汽车产业集群优势,肥西经开区分析研判,瞄准全国汽车百强榜前20名知名汽车配套企业,精准对接大众、蔚来核心配套供应商,成功引进华翔电子、均胜安全、大众一汽平台等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及卡斯马汽车系统、大昌科技、重庆安道拓、恒心动力等一批5亿元以上项目。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肥西经开区已然成为百强肥西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高质量发展“千亿县”的中流砥柱,逐渐形成大项目井喷式发展格局。
“肥西经开区作为肥西县产业承接平台,上半年签约的项目有32家,协议投资额超亿元,引入50亿元、30亿元、20亿元产业链头部企业各1家,储备新开工(运营)大项目12家”,肥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胡俊介绍,“目前,肥西经开区主要瞄准战新企业、上市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和承接产业链头部企业入驻。”
如今,肥西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汽车及配套、家电及配套两大传统产业,以及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在安徽开发区中处于领先水平。年获批国家首批绿色生态园区、中国最具成长力产业园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跻身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第8位。
产业平台的升级推动城市发展的更新。年9月,一张英雄帖广发全球。《肥西县“三区一带”优化提升规划方案》发布招标公告,面向全球进行公开招标。该规划的重点设计范围为肥西主城区,共平方公里。
这个由群英湖片区、紫云湖片区、中派片区以及老城区城市更新及江淮运河经济景观带组成的“三区一带”成为肥西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更是产业发展的城市能级平台。三区好似弯弓搭箭,蓄势待发,一带恰如无瑕碧玉,宛若游龙,为装扮城市面貌,焕发老城区生机和活力提供了无限可能。
按照三大片区各有侧重、各展其长的原则,紫云湖片区侧重于“产”,中派片区侧重于“城”,群英湖片区侧重于“产城共生”,同步推进科技与生态、基建与产业、项目与配套,全面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加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目前已初见成效,力争再过两年基本成型。同时,以江淮运河沿线提升带动老城区整体城市更新,全面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实现由优质县城向品质主城跨越。
城市能级提升,才能集聚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而高端产业的培育则根植于一方创新的沃土。在招引龙头企业的同时,肥西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肥西县目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7家,市级以上智慧工厂18家。”肥西县经信局副局长时双双告诉《决策》。不断涌现的“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助推肥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担当”。
在肥西的产业银河中,龙头企业构建一片星空,“小巨人”企业是浩瀚星空下的繁星点点。多极发展新平台,构筑起肥西经济发展的纹理,为开创“双招双引”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向心力:“节点战法”刷新肥西速度
年底刚刚来到肥西经开区的胡俊,上任第一天就深刻感受到了“节点”的紧迫。“一个项目签约后,从土地平整到开工,一直到竣工再到投产,每一个步骤都有节点,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推进。”
节点就是责任,就是考核。一旦完成不了,就会被亮“黄牌”,甚至是“红牌”。年底,肥西县还将根据节点完成情况、红黄牌数量对各乡镇及县直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在节点工作法的有力助推下,肥西县各部门执行效率和干部精神面貌得到显著提升,为肥西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磅礴动能。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结果,而“节点工作法”更是肥西对企业的承诺,是政府与企业的“契约”,打造了营商环境的“肥西品牌”,刷新了高质量发展的肥西速度。
对干部高要求,对企业暖服务,让企业家敢于发声,勤于发声,乐于发声。通过内外兼修的一系列打法,凝聚起推动肥西发展的向心力。
在招引企业方面,坚持顶层推进,“向上向外”主动对接。“向上”,肥西县主动对接合肥市直部门,建立沟通渠道,捕捉有价值招商线索。“向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商协会平台、资询机构及上级部门等平台,积极拓展招商信息来源渠道。
在扶持企业方面,坚持精准靶向,压茬式解决企业难题。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今年3月,肥西县正式设立亿管理规模的政府投资母基金,这一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资本市场引起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