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贵州日报特刊保驾护航百姓生命健康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湿疹好 http://m.39.net/disease/a_9092457.html

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

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不断提高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为目标,深入实施健康贵州行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健康环境。

天柱县高酿镇大段村,来自镇卫生院的医生入户为老人检查身体。龚偕延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健康贵州建设

推动健康贵州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所有*策,扎实有效地推进健康贵州建设。

全省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高频次、多层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切实解决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委统一领导、**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全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格局。

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力谋划符合中央精神、顺应人民意愿、富有贵州特色的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年9月、年11月、年10月分别召开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

年12月,省委、省*府印发《“健康贵州”规划纲要》,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贵州建设。

年12月,省*府办公厅印发《健康贵州行动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健康贵州行动(—年)》《健康贵州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从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维护生命健康、针对性防控重大疾病3个方面及*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各级各部门实施健康贵州17个专项行动。

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健康贵州建设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推进机制和工作体系不断健全。为统筹推进《健康贵州行动(—年)》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成立由省*府分管领导任主任、43个省直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省卫生健康委,承担推进委员会日常工作。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抢抓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等,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卫生健康工作顺利收官,并取得明显成效,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

健康扶贫年圆满收官之时,“三个三”(医疗卫生机构“三建成”、医疗卫生人员“三合格”、医疗服务能力“三达标”)全面达标,“基本医疗有保障”任务全面完成,贵州历史性消除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和能力“空白点”,累计减贫因病致贫返贫人口71.8万人,在国家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零问题”。当前保持健康扶贫主要*策总体稳定,并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切实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保障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数说:截至年底,全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7.71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7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68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03人,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6.57人。

雷山县永乐镇村民领到儿童营养包,非常开心。徐雁摄

 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老一小”,都是家中宝。

不久前,因为子女工作忙碌,家住贵阳市南明区油榨街道67岁的赵大爷,独自带着两岁的孙子,医院顺利完成了爷孙二人各自的免费健康体检。这些年,在贵阳含饴弄孙的赵大爷,虽然户口还在老家,但从65岁开始,他在贵阳居住的社区也能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并可享受到每年一次的老年健康体检。而小孙子的健康体检可持续到7岁。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贵州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保障工作,儿童健康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全省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由年的78.83%增加至年93.11%,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由年的79.61%增加至年的93.76%。

儿童重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实现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的消除目标;免疫接种服务扩大到预防15种疾病;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年的7.5%下降至年的2.69%,母婴阻断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儿童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全省88个县(市、区),受益儿童年龄扩大到36月龄,累计受益儿童.2万人,项目监测地区的贫血率、生长迟缓率从年的34.4%、16.8%分别降至年的12.8%、5.7%。

同时,贵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优化生育*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修订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不断完善生育支持*策措施,全面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策、三孩生育*策。

健康对于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至关重要。贵州积极建立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自年以来,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年、年两次将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纳入省*府民生实事;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省医院成功创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贵州分中心,市、县以辖区内死亡率高的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加快专科建设。

此外,贵阳、遵义、铜仁纳入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打造医养结合“医办养、养办医、两院一体、医养签约”4种模式。并且创新全省居家医养服务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印发《贵州省居家老年人医养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居家医养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个性化签约等服务,推动医疗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

数说:截至年6月,全省共有托育机构家,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已达个,每千人口拥有的托位数达1.97个。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96家,医养结合机构人员人,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张,医养签约对,每个县均有1家以上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大为改善。图为岑巩县平庄卫生院。(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是时代大考。贵州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聚焦高质量发展完善体制机制,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改革路径,着力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医院改革,推动系统联动提高医改全面性、整合性、协同性,取得阶段性新成效。

——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建立。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年,制定出台《贵州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稳步落实分级诊疗*策制度,全省9个市州分级诊疗试点实现全覆盖。年,我省获批国家首批“千县工程”县医院60个,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及以上所、达到推荐标准所,医院85家。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横到边、纵到底,防治结合、上下联动”的布局基本形成。

——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年6月,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年9月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结束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策;年12月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逐步建立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全面推动落实*府办医责任,落实*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绩效考核,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限下放至各市(州),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省级试点动态调整机制。我省余庆县、遵义市、福泉市、长顺县、医院综合改革先后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余庆县、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县和城市。

黔西市雨朵镇老年公寓内,医护人员指导老人们利用体育器材锻炼。周训超摄

——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有效。印发《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在覆盖范围、参保缴费、保障待遇、医疗保险目录、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基金管理等六方面实现城乡统一。健全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已全面实行市州统筹。推进DRG/DIP(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铜仁市、黔南州5个试点城市全部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患者自付费用下降。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提高并统一待遇保障水平,起付标准按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分段报销比例最低档从50%提高到60%。全面实现住院、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和异地就医自助备案。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加强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监督管理,完善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将大型药品配送企业纳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短缺药品信息直报系统。年,印发《贵州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策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疗效、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合理用药。从年6月1日起实施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稳步开展直接挂网药品议价采购工作。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会商联动机制和监测预警应对机制,形成《贵州省短缺药品清单》并动态管理,加快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

——综合监管制度基本建立。年,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了综合监管协调机制、督察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着力加快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纳入省委、省*府重点工作督查、省考核办专项考核,部门协同监管、信息通报、考核评估等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开展“督医”工作,鼓励、发动和选聘“两代表一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发展“互联网+监管”,在全国率先建成涵盖内容最全的省级医药综合监管平台。围绕事中事后全流程,医院用药和医疗服务行为全过程监管。

数说:截至年9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签订协议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已开工建设3个。全省启动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优化6个方面25条措施开展群众就医排长队专项整治,全省10个统筹区全面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全省构建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工负责的重大疾病“防、治、管”服务网络。建成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和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省级具备开展实验室检验检测项、市州级平均项、县级平均45项。其中,省疾控中心流感、脊灰、麻疹、乙脑等实验室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成为参比实验室;省疾控中心和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疾控中心建成病原微生物全基因测序平台,成功开展新冠病*全基因测序;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通过国家现场评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有力有序有效处置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各项防控措施。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社区全覆盖,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甲肝、乙脑等多个重点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疟疾连续11年无本地病例,成为全国第九个消除疟疾的省份。

同时,为强化地方病防控措施,健全监测体系,完善病人救治和管理,提升防治能力和防治水平,全面达成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目标。全省88个碘缺乏病区县全部达到持续消除标准;4个燃煤污染型砷中*病区县全部达到持续消除标准;威宁自治县克山病达到持续消除标准;37个燃煤污染型氟中*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标准,其中29个县达到消除标准。

此外,建立覆盖全省,以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监测为主的慢性病监测体系。全面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创国家级示范区10个、省级示范区34个,“*府主导、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慢性病防控模式逐步形成。并开展以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为重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重大慢性病筛查和干预。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按照“市级能诊断、县级能检查、基层能康复”的原则,推进各级明确一定数量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检查、诊断相关工作,推动尘肺病患者集中乡镇(社区)康复站(点)建设,积极构建职业病诊疗康复网络。并以粉尘、化学*物、噪声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企业为重点,持续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专项治理,全省职业病报告数和检出率连续5年下降。

 数说:全省现有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家。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连续10年控制在/10万以下,年降到.94/10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全省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家,职业病诊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5家,康复站(点)已建成运行25家。

医院医院开展手术示教。(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供图)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疗服务与质量双提升

“贵州这两年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激励*策力度更大了,让我们工作和科研更有干劲,我觉得特别好。”年,通过第八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加医院的连学辉博士说。

深耕骨科专业领域25年已是主任医师的连学辉加医院后,该院骨科门诊量、住院人数、手术量均实现了较大突破,专业技术水平在贵阳市骨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领域技术甚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人才来之不易,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贵州高度重视卫生健康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管人才原则,加快补齐卫生健康人才短板,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人才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

积极搭建平台集聚天下英才。组建“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聘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为专家团团长,全面引入国内高端医学人才。年以来,入团专家已达人(其中院士60人),先后为我省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骨干医生等高层次人才余人。深入实施“银龄计划”,年以来,引进省外退休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到我省工作,推动省内退休医疗卫生专家到基层工作,目前,全省共引进人(其中省外引才人)。深化东西部医疗卫生协作,年以来,全省家医疗卫生机构积极与家省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通过挂职锻炼、培训进修、考察学习等方式,助力贵州省医疗扶贫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援黔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格局。

依托项目计划培育各级英才。创新实施“黔医人才计划”,年以来,选派名医院中级职称以上学科和管理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学习,学员返岗后,为单位带来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开展实用新技术和新疗法余项,填补我省各级各类医疗技术空白余项,医院诊疗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

全面加强基层人才培养。目前,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2万人(含并轨研究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4余名,全科转岗培训余人,完成在岗卫生技术人员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历提升3.48万人,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人,所有行*村均配备1名以上合格村医。充分激励医疗卫生机构自主育才,依托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18人次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层次“百”层次计划培养;实施名中医培养培育计划,70人入选贵州省名中医,其中2人获国医大师称号、7人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强化*策措施留用来黔英才。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明确超额绩效工资水平和调整标准,落实绩效工资分配自主权。稳慎推行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完善评价使用机制,将副高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各市(州)和部分三级医疗机构,将正高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省属三个副厅级医疗机构。强化落实人才服务保障,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机制,为高层次人才申办“优才卡”、人才服务绿卡,积极为专家人才提供就医便利等服务。

数说:截至目前,全省有卫生健康人员38.41万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0.94万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4.01万人、高级职称1.97万人,分别比年底增长99.95%、.37%、.65%、.81%。

在黔东南州,独具风格的苗侗瑶中医馆受患者青睐。杨秀春摄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贵州作为全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有着“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的美誉。近年来,贵州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召开全省中医药大会,颁布实施《贵州省中医药条例》,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调整完善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药材专班,全面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建设,方便群众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氛围逐渐形成。

建齐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为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医院与医院医院,医院作为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促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且加强基层中医馆建设,将中医馆建设纳入全省重大民生实事和健康扶贫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

做特做优中医药健康服务。强化“1小时”预约诊疗服务、中医师义诊服务、门诊中医药综合治疗服务,全省70家公医院在门诊设置综合治疗区,52医院设置午(晚)间特需服务门诊或治疗中心。全省通过中医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人,医院,为确有专长的中医医师设立独具贵州地方特色的“民医馆”,社会反响好,群众评价高。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遴选指导老师名和继承人余名进行中医名医传承人培养。

加大黔产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全省中药资源(野生药用植物)种,将天麻等95种中药材列入贵州省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将头花蓼等91种药材列入贵州苗族等少数民族药材目录(第一批),将杜仲、*柏、厚朴等木本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农户―基地―企业”组织方式,建成定制药园72个、种植面积33.1万亩。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中医药标准化建设。

加强中药质量提升和安全监管。15个饮片品种载入《贵州省中药民族药饮片标准》。抽验41批次35个品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合格率92.7%;完成地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复核批次。印发《贵州省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管理办法(试行)》,建成贵州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家单位入驻,可追溯药材67种、可追溯种植面积71.86万亩。

数说:贵州现有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个,其中,医院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个;建成基层中医馆个,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其中建设省级示范中医馆个。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南明分院接种门诊的医护人员在为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赵松摄

 强化科研攻关创新,促进卫健技术水平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前不久,49岁的杜先生因双侧颈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半年多,慕名到医院脊柱外科寻医问诊。在做了前路经皮全内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后,患者颈疼痛麻木症状完全消失,当天即可下床活动,第3天就出院了。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该院脊柱外科并不满足于将开放手术做到极致,长期致力于脊柱全内镜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践行“微创精准外科”的技术理念,将脊柱全内镜技术应用于治疗各种复杂、疑难脊柱退行性疾病,率先在国内外建立起覆盖颈、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微创技术体系。其中9项技术为国际上首次报道,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医院推广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贵州加快形成满足需求、协同高效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对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省获批国家级平台“国家卫生健康委肺脏免疫性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实现全省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领域的15个贵州分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学科建设项目、“马歇尔联合实验室”等项目落户贵州。建成了贵州省癌症中心、医院,科研平台建设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重点学科建设持续增强。印发了《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省级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重点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将包含“人才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要素在内的4个方面、24项重点评价指标纳入评审,推动省级医学重点学科规范发展。“十三五”以来,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建设省级医学重点学科39个。

此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省卫生健康科教工作者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治理能力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助推贵州省成为全国重要的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区和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数说:“十三五”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省部级项目项,委级科技基金项目评审立项项。年,发表论文篇(其中SCI篇、中文核心期刊篇);新授权的专利共项;获批开展新技术共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芳杨国*杨鸣丹

编辑骆航念

二审何涛

三审田旻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